[db:作者] 发表于 2025-9-29 13:52

当青春遇见科学,海淀校园里的“思想火花”交响曲藏不住啦




今年9月
我国迎来全国首个法定科普月
海淀区各中小学
积极响应这一科普热潮
相继策划并开展了
一系列别具特色的科普活动
此前,我们带大家陆续
领略了部分学校的活动风采
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聚焦校园
一同解锁更多科普活动的精彩瞬间
海淀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
科普实践活动
9月19日下午,中心联合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开展了“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科普实践活动,海淀区七一小学、海淀区五一小学百余名学生参与其中。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主任周海滨介绍了研究所的发展脉络与科研成就,与学生一同观看了科普宣传片。在文物建筑木结构展馆,大家驻足于古建模型前,认真聆听工作人员讲解榫卯结构在古建筑中的巧妙应用,以及古建筑保护的相关知识,深刻感受传统建筑工艺的独特魅力;在木结构会议中心,同学们系统学习正交胶合木房屋的结构特点,清晰认识到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家还亲手拿起花梨木片、砂纸等木工工具,亲手制作自己的专属书签,在动手操作中亲身感受木工技艺的乐趣。
点击图片查看活动具体信息
“人形机器人新纪元:解码具身智能的‘超能力’” 科普讲堂
在“全国科普月”热潮中,9月26日,海淀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联合北京实验学校(海淀)小学,开展了“人形机器人新纪元:解码具身智能的‘超能力’” 科普讲堂,特邀首师大科学教育中心副主任律原主讲。律原以“机器人奔跑与下围棋哪个更难”破题,结合“莫拉维克悖论”与真实案例,让学生明白人类本能动作对机器人而言技术难度更高。为了让同学们零距离的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他还带来了一只宇树GO1机器狗到现场,通过现场操控机器狗行走,让同学们近距离的观察机器狗的运动细节,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讲座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展开热烈讨论。面对同学们充满好奇的提问,律原耐心解答,同时鼓励大家要保持好奇心、学好基础知识,未来成为推动技术进步的力量。
点击图片查看活动具体信息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01 AI精灵
学校将趣味十足的“AI精灵”引入开学第一课,陪伴同学们开启新学期。授课嘉宾给同学们带来了书籍《这就是人工智能》,并以绘本《HELLO RUBY——小机器人去上学》为核心线索,用拟人化的故事描绘小机器人Ruby的“校园日常”。这些生动场景不仅展现了AI的基础功能,更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智能技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互动环节更是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同学们纷纷举起小手提问和回答问题。这种“故事+互动”的创新形式,带领大家轻松走进AI世界,从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技术发展脉络,到其在生活、学习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
点击图片查看活动具体信息
02 校海模社团斩获佳绩
学校海模社团在2025“我爱祖国海疆”全国青少年航海模型教育竞赛总决赛斩获5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勇夺1金1银1铜,刷新校史最佳战绩,彰显了学校在科技实践教育领域的育人成果,鼓励更多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探索热爱的领域,让“少年梦”与“强国梦”同频共振。
点击图片查看活动具体信息
03 AI智绘教室教学研讨会
近日,学校教师代表赴美术宝公司,参与了AI智绘教室教学研讨会。研讨会以美术宝AI智绘教室宣传视频拉开序幕,系统展示了沉浸式教学场景。在课程产品展示环节,教师们详细了解了“神笔马良AI智绘教室”产品体系,认识到可以通过AI技术引导学生拓展艺术想象空间。现场同步展示了前期双方合作中产生的优质学生作品成果。教师们还参与了《AI艺术设计——T恤制作》实操体验,通过AI工具完成从创意设计到实物印制的全流程创作,并就技术应用与课程适配性提问交流。
点击图片查看活动具体信息
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
科普讲座
学校迎来了以“科普万花筒”为主题的科普讲座。全校1700余名学生观看直播,五年级同学在现场感受了科学的魅力与力量。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老师张继民围绕冰雪南极秦大河、重新认识大沙漠、长城起点在虎山、古人妙用板蓝根、恐龙没了桫椤还在、什么鸟蛋最大6个主题展开讲述。张继民重点分享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冰川学家、气候学家秦大河极地科考的故事。同学们全神贯注地听讲,深刻领悟了科学家精神,激发了探索科学的热情。
点击图片查看活动具体信息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01 “漫谈智能时代”系列讲座
学校邀请了来自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五位资深专家,他们携带前沿的科学知识和满腔的科普热情走进校园,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妙趣横生的科普讲座。讲座围绕“改变未来世界——神奇的太赫兹波”“人工智能与数学”“中国梦 强国梦 我的梦”“祖国在我心中,在联合国当首席记者的故事”以及“人类与能源”五个主题进行展开。同学们在讲座后纷纷写下自己的观后感和灵感,他们表示,将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不断培养科学兴趣与创新思维,为未来的科技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点击图片查看活动具体信息
02 理工π科学盒子
与传统课程不同,“理工π科学盒子”采用“线上学习+线下实验”相结合的模式,打破时空限制,支持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度,通过观看教学视频、使用配套实验材料开展课题探究,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思”。项目启动会上,项目研发负责人郝怀宁通过直播向全体新生详细介绍了课程意义、实施流程与学习平台操作方法,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路径与研究要求。宣讲结束后,同学们有序领取专属“理工π科学盒子”,开启属于自己的科研之旅。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同学们将形成课题研究团队,登录自己的专属账号进入在线平台学习课题相关的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亲自动手完成课题实验探究。相同或不同课题的同学们可以在研究过程中进行学习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
点击图片查看活动具体信息
03 斩获科技荣誉
学校无线电测向所的成员们与来自广东、陕西、浙江等地方的选手共同竞争。比赛中,队员们赛出水平,赛出风格,与600多人同台竞技。最终,在五天的激烈角逐下,学校无线电测向所在73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队员们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点击图片查看活动具体信息
在2024—2025学年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AILD)全国决赛中,学校4名选手在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1枚金牌、1枚银牌和2枚铜牌。备赛时,同学们在老师们的指导下,从理论知识学习到实践操作打磨,从程序设计构思到反复调试优化,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面对各种技术难题,他们没有退缩,而是相互协作、共同探讨,不断尝试新的解决方案。比赛过程中,他们沉着冷静、从容应对,凭借过硬的技术水平和良好的综合素养,取得了优异成绩。
点击图片查看活动具体信息
在第20届“未来工程师博览与竞赛”创意微拍1+1项目决赛中,学校创新思维DI研究所在宋鹂、金萍两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初中和高中两支代表队通过层层选拔,晋级参加“创意微拍1+1”赛项比赛,最终获得1个全国二等奖、1个全国三等奖以及“皖南星光道具设计奖”的好成绩。
点击图片查看活动具体信息
备受关注的2025年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总决赛于8月7日在海南文昌圆满闭幕,学校航空航天高研实验室学生杨睿行、张子墨以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荣获“逐梦太空”火箭设计比赛高中组一等奖。
点击图片查看活动具体信息
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
“院士专家进校园”科普讲座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夏清为同学们带来题为“神奇链条:区块链如何建立数字信任?”的精彩讲座。她以比特币为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共识机制”“加密算法”和“不可篡改”等核心技术,用生动案例将前沿科技变得通俗易懂,带领学生们走进数字信任的奇妙世界。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专注聆听、积极提问,围绕数字货币、未来应用场景等话题与夏老师展开互动交流。夏清耐心解答,并鼓励大家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科技与生活的连接。
点击图片查看活动具体信息

这个科普月
海淀的校园里处处
跳动着科学的脉搏
好奇的火花在这里迸发
科学的热忱在这里点燃
“科技强国”的使命感在这里生根
面向未来,海淀教育将进一步
完善科普教育体系
搭建多元化实践平台
助力莘莘学子用智慧与行动
书写青春与科技交融的璀璨篇章



素材来源:美育校外科 各相关学校
编辑:黄依依
投稿邮箱:hdjywx@126.com
海淀教育内的文章,大部分是海淀教育记者的原创以及征集资料的整合,除海淀教育授权外,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本公号荣获2017年度、2018年度“首都教育新闻宣传策划创新力奖”和“首都教育新媒体传播影响力”大奖,2020年度“首都教育融媒体建设先锋奖”和“首都教育新媒体最具影响力”大奖!

优质 均衡 特色
海淀教育永恒的追求
微信号:hdjyxw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青春遇见科学,海淀校园里的“思想火花”交响曲藏不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