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起飞”到“腾飞”
蓄势起飞。汤维祎作
【摘要】9月24日上午,2025年第3期“银城大讲堂”在益阳大剧院开讲。国家低空经济融合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雷利军的专题讲座,将益阳的发展目光聚焦于充满无限可能的低空经济。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融合了高端制造、人工智能、数字通信等前沿技术,催生出物流配送、载人交通、农林作业、应急救援、文旅观光等丰富多彩的应用场景。这片曾经寂静的空域,正转变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蓝海。
对益阳而言,这既是紧跟国省战略、培育新增长极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
益阳发展低空经济,首在借势,抢占政策与区位的双重先机。作为全国首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湖南已取得12项“全国第一”的改革成果,构建起低空协同运行管理机制,为低空飞行器“飞得起、行得通、落得下”提供了制度保障。益阳深谙乘势而上的发展逻辑,主动对接国省战略,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备战湖南低空博览会、启动物流平台调研、联动高校培育人才,一系列动作彰显了抢占新赛道的紧迫感。更关键的是,益阳将政策机遇与自身禀赋深度结合,6座通用机场与145个起降点的规划布局,让低空基础设施的“地网”加速成型,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益阳发展低空经济,贵在务实,走出特色化的应用与产业之路。益阳以差异化破局,在应用场景与产业基础上双管齐下:农业领域,星跃航空的无人机编队开展精准植保作业,让“空中战队”赋能万亩良田;文旅领域,南洞庭湖的生态风光与低空旅游深度融合,有望复制安化云台山航空旅游的火爆场景;制造领域,湖南腾达凭借顶尖焊接技术深耕飞艇研发,为装备制造产业树立标杆。这种“应用牵引产业、产业支撑应用”的模式,既避免了同质化竞争,更让益阳在农业植保、低空旅游等细分领域形成独特优势,走出了“人无我有”的特色发展之路。
益阳发展低空经济,重在聚合力,构建安全与活力兼具的发展生态。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既需“放得开”更要“管得住”。益阳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从政策、监管、氛围三个维度凝聚合力:政策层面,研究制定支持措施与服务指南,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监管层面,借鉴沅江文旅大会禁飞管制的实践经验,构建“技术防范+制度监管”的双重防线,确保低空活动安全可控;氛围层面,通过飞行员培训、无人机科普等活动,让低空经济从专业领域走进大众视野。这种“放管服”协同推进的治理智慧,既激活了市场主体活力,又守住了安全底线,为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生态。
从全球视野看,203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5万亿元,这片蓝海蕴藏着无限可能。益阳的低空经济探索,正是对这一趋势的积极回应。
天空无界,创新无限。在低空经济的赛道上,益阳终将实现“换道超车”,从“起飞”到“腾飞”。
【来源:益阳市人民政府网_区县市动态】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