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 01:28

无货源商家摊上事了,赔偿淘宝天猫500万


作者|鲤鱼
编辑|文定
电商监管日趋严格的大背景下,活跃在各个电商平台上的无货源店铺及上下游产业,正成为下一个“严打”对象。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8件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其中之一便是镇江市微某甲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某甲公司”)、镇江微某乙信息软件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某乙公司”)开发的“一键搬家”与“一键代发”软件,能够绕开淘宝、天猫的验证机制和反爬措施,将平台上的海量商品数据“搬运”至其他电商平台,从而协助商家开设“无货源店铺”。
淘宝、天猫平台以“此举构成网络不正当竞争”为由,将上述两家公司告至法庭。最终,法院认定两被告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判决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00万元。
这是“电商数据搬家”行政处罚案件首次被列入全国典型案件中,此举无疑为电商经营者敲响了警钟。而除了淘宝、天猫以法律手段证明了自己对于服务“无货源店铺”的违规工具零容忍,抖音、小红书等电商平台出台的一系列新规定,同样证明了其在“无货源店铺”治理上的决心。

未经授权的“无货源店铺”遭严打
根据裁判文书网,微某甲公司在某平台上架了一款“微风上货助手”软件,其实际为“一键搬家商品”,不仅可以一键搬运商品主图、详图、属性、颜色和尺码等基本信息,同时还具备批量修改价格、修改库存、橱窗推荐等商品管理类作用。
在上述平台,“微风上货助手”1个月标准版售价为12元;截至2022年5月20日,该软件在这一平台月销4万+,复购率达35%。在其他平台的下载页面上,“微风上货助手”软件还标注有“任意搬家”、“文案和水印可一键抹去”、“肆意搬场”等宣传字样。
微某乙公司则为“微风代购助手”软件服务商,该软件宣称可“全面解决代购难题”,包括一键采购、一键发货、多店铺统一管理等。“微风代购助手”在某平台上的复购率高达61%。
具体来说,购买了这两款软件的用户,可在未获取店铺主体授权的情况下,将淘宝天猫平台上的商品数据“一键搬家”至其他平台,从而开设无货源店铺,赚取商品差价。当消费者在此类店铺下单后,又可借助相关“代购”软件直接跳转至淘宝天猫平台上的原商品链接下单,并由后者直接发货给消费者。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在二审判决中表示:“商品数据是淘某公司、天某公司投入大量成本合法收集、加工而成的稀缺性数据资源,能为两公司带来经营收益和竞争优势,两公司对商品数据集合享有合法权益。”
而微某甲公司、微某乙公司的行为无疑增加了淘宝、天猫的运营成本,直接削弱、分化了平台及平台商家关注度,侵夺了潜在交易机会和利益,构成不正当竞争。

图片截自裁判文书网
随着电商的发展,如上述微某甲公司、微某乙公司类似,长期采用技术手段抓取平台商品数据,并以付费方式向未经授权的用户提供服务,协助后者在其他平台开设无货源店铺,从而受到处罚的公司并不少见。
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22年,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便接到来自新华书店、某原创女装店铺的两起商家投诉,称其商品图片及相关信息被盗用,并被上传至其他电商平台用作产品销售。
经查,此类侵权行为正是借助杭州码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彧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搬家助手”、“智能管家一键上货”两款软件实行,而这两款软件在两年内累计爬取了2000万条商品数据。经法院判决,提供非法爬取软件的两家公司被处罚140万元。
此外,根据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绍兴衡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鲸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拼多多、快手等平台提供“搬家大师”、“上货专家”等软件,将天猫平台商品数据搬运至其他平台。法院判决此举构成不正当竞争,上述侵权公司被判赔偿天猫200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一键搬家”、“一键代发”模式都处于严查之下。从上述案件可知,只有未取得品牌或店铺授权,私自进行商品信息搬运的无货源店铺,才是此番打击对象。

从平台到消费者:无货源模式的多输局面
尽管监管部门屡屡出手整治,市场上仍充斥大量教授无货源电商的课程以及工具。在各大内容平台,以“零库存开店”、“月入过万的代发技巧”为标题的帖子也层出不穷。
比如,在小红书搜索“无货源电商怎么做”,相关笔记已超78万篇;抖音上一系列“无货源电商”相关的视频中,热度最高的一条标题为“拼多多无货源一件代发教程”,点赞数近12万;视频评论区众多网友表示:“想学,有没有人可以带一带?”在咸鱼、拼多多等平台上,各种“无货源开店课程”同样数不胜数。

图片截自小红书
无货源店铺运营模式流量巨大,恰也说明其低门槛、低风险的特性。如前文所述,购买“一键搬家”软件月花费仅需12元,便可开设网店;此外,店主既不用选品、囤货,也不需处理发货和售后问题。“躺赚”无疑是无货源电商最大的吸引力。
然而,随着市场乱象频出,这一运营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现。
无货源店铺盛行,首当其冲的便是合法合规经营的店铺。首先,被低价商品分流是正规店铺遇到的最大难题;此外,靠“一键搬运”开店的商家往往不具备选品及售后能力,当消费者从无货源店铺购买到货不对板的商品,不仅会损害品牌店铺形象,还会带来极高退货率。
有品牌商家告诉派代:“无货源商家剽窃我的商品文案和图片,卖4-5元低质量产品,我卖30-40元,他们没经过我同意,爬虫盗用链接已经违法,还在我店里下单,盗用的又没有技术服务,退货也退回我店里,严重影响品牌形象和消费者权益。”
上述商家补充道:“无货源商家没有经过我的同意,盗用我的商品信息,在其他平台加价出售,这就导致我的商品没有任何价格优势。”这种低价商品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前往购买,极大稀释了原创店铺的影响力。
这种“弱售后、高纠纷”等弊端,也会直接影响平台声誉和用户留存。此外,当大量店铺通过“一键搬家”上架商品,也会导致平台内容高度同质化,削弱平台核心竞争力。
对于消费者而言,若其在无货源店铺购买商品,产品质量及售后问题自然无法得到保障,无货源商家推诿扯皮,会让消费者陷入维权无门的困境之中。
而无货源商家本身也可能深受其害。此种运营模式虽门槛低,但缺乏长期竞争力,随着平台监管趋严,这些店铺也面临被清退的风险。在小红书平台上,某无货源商家表示,其店铺曾在半年内被封三次,最终被判定为无货源店铺,罚款600元,“每天提心吊胆,没挣到多少钱,但已经交了很多罚款。”

一边打击违规,一边扶持中小商家:平台政策的双重导向
随着流量红利见顶,电商竞争已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无论是出于对商家及自身利益的维护,还是出于对整体营商环境净化的原因,各个电商平台也纷纷出手整治不合规店铺。
比如,近日,小红书开始清退小商家及个人店铺,要求“店铺年交易额累计超过10万元”的商家办理营业执照并升级店铺;拼多多同样加强了对个人店铺的审核力度,对异常订单率高、售后问题多的店铺采取限制措施。各大平台似乎不约而同地收紧了对中小商家的管理政策。
这些动作实则折射出平台战略的根本转变:从追求商家数量和SKU规模,转向提升服务质量和生态健康。而通过提高门槛筛选出具备长期经营能力的商家,淘汰依赖“搬运”的无货源店铺,引导中小商家向品牌化、专业化方向转型升级已势在必行。
这就意味着,靠信息搬运开店、低价竞争的时代正在远去,在这一行业大背景下,中小商家全力适应新的游戏规则才是应对之道。
一方面,商家需要主动完成资质合规化改造,获取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
另一方面,更要思考如何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在产品开发、供应链管理还是内容创作上形成独特优势。
而对于那些合规经营的中小商家,各个平台也在持续加大扶持力度:
比如今年初,天猫便发布了全新升级的“蓝星计划2025”,对入门商家量身定制“专属陪跑”,开放了多项“商家培育”及“经营激励”政策,助力中小商家快速起量并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比如京东持续升级“春晓计划”,并在今年推出“新商三步法”,通过流量支持、技术赋能和运营简化,帮助中小商家及产业带商家实现高效增长。
平台规则的重构,本质是电商从“流量红利”走向“质量红利”的必然过程。商家唯有将合规视为底线,在供应链、数据资产、品牌价值上深耕,才能在这场洗牌中成为赢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无货源商家摊上事了,赔偿淘宝天猫5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