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理工大学这场“寻宝”研学,把钻石奥秘“挖”给你看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通讯员 琳婷)“你知道钻石是怎么从地下‘坐’着岩石‘太空舱’来到地面的吗?”近日,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二层穹庐万象馆内,一场以“探秘地球瑰宝”为主题的科普研学活动正火热开展。矿业工程学院张琳婷老师手持一块金伯利岩标本,向在场师生发问,瞬间点燃了全场的好奇心。华北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老师为师生讲解矿石知识。
本次活动突破传统课堂模式,融合系统讲解、实物展示与互动体验,带领师生开启了一场沉浸式地球演化探索之旅。
“这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其实是钻石的‘专属太空舱’。”张琳婷指着展柜中的金伯利岩生动讲解道。她借助馆内丰富的岩石标本与图文展板,将三大岩类的循环演化过程娓娓道来,尤其深入解析了金伯利岩如何将数百公里深处的钻石“运送”至地表,引得同学们纷纷围拢观察,惊叹声不断。
在介绍油母页岩环节,张老师巧妙结合国家能源战略,以互动问答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能源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离不开科技创新!”她强调道。这一设计不仅普及了地质知识,更在轻松互动中增强了学生的科技强国意识。
活动现场,多种矿物标本一一陈列,师生们可近距离观察其形态与结构,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感知。“原来地质学这么有意思。”不少同学边看边交流,表示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对地球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本次活动是华北理工大学推动专业教育与科普深度融合的一次创新实践。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与标本资源优势,将艰深的地质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互动性强的科普内容,有效激发了师生探索热情。
未来,华北理工大学将持续创新科普形式,打造更多精品科普项目,让科技与创新意识在校园生根发芽,为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注入持续动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