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3 07:43

东湖快语丨国庆假期:一边是人间烟火,一边是科技上新


湖北日报评论员 谈牧
中秋月圆,国庆旗红。当千家万户沉浸在“双节”团圆与出游的喜悦中,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一纸捷报,为节日里的中国再添“硬核”献礼:科研团队通过分子设计,在固态锂电池固-固界面这一“世纪难题”上打开缺口,实现了离子传输与存储行为的可控切换,成果登上国际学术期刊《先进材料》。
一段时期以来,固态电池被公认为“下一代储能王者”,但其界面阻抗大、效率低,如同“血栓”阻断了电流生命线,全球产业界“屡攻不克”。中国科学家跳出“改材料、试温度”的老路,用聚合物分子“穿针引线”,把传导与储能织进同一条主链,让“两张皮”的界面一体化为“一条心”。思路一变,天地顿宽——这不仅把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八成,更让“弯折两万次性能不减”成为现实,为柔性穿戴、深空深海等未来场景预留了无限可能。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压舱石”,电池安全是能源安全的“阀芯”。固态电池一旦规模应用,可从根本上抑制自燃、爆炸等风险,为电动汽车、电化学储能、智能终端穿上“防爆衣”。这也意味着更轻薄的手机、更长续航的电动车、更安全的储能电将从蓝图走向量产,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深海深空装备提供“中国电芯”的底气。

同样令人振奋的是,还有一系列大国重器的突破性进展,为这个假期增添了别样的科技亮色。中国核聚变装置BEST建设取得关键突破,重达400余吨的底座成功安装就位,将用来承载总重约6700吨的BEST主机;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进入最后调试阶段,即将全系统试运行;我国大型民用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批产第三架机(1103架)总装下线并圆满完成生产试飞……这些大国重器如同民族复兴的“钢筋铁骨”,托举起节假日里的每一盏灯火、每一次出行、每一声欢笑。
在这家国同庆的时刻,我们更加懂得:安定团圆的背后,是科技的自立自强;幸福生活的源头,是无数奋斗者的默默付出。欢乐假期终有尽头,但科技报国的脚步永不停歇。当创新活力持续奔涌,当科技自信融入民族血脉,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征程注入不竭动力。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湖快语丨国庆假期:一边是人间烟火,一边是科技上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