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技术领先世界!eVTOL实现突破,低空经济商业化迈出关键一步
刷到广州要开“空中观光航线”的消息时,不少人第一反应是“科幻片照进现实”。这次不是概念炒作,合利创兴智能科技(合利智能)已经拿着亿航智能的eVTOL飞行器,把天德广场到海心沙的航线跑了个遍。
算下来,前期测试已经顺利完成约500次飞行。
相当于把广州塔、猎德大桥这些地标从空中“检阅”了500回。
合利智能执行总裁邹一沛提到还没正式运营,但社交平台上早炸开了锅。
喜欢尝鲜的年轻人已经在讨论“空中看珠江夜景会不会更震撼”。
甚至有人开始盘算“要不要穿汉服去拍空中大片”。
更让人期待的是,广州相关部门前不久表示,未来3年不光要把这条线做起来。
还要开通海心沙环线、花城广场线等好几条航线。
连琶洲、太古仓的码头都要配套建起降设施,这是要把“珠江夜游”直接升级成“珠江空中游”。
不过说实话,能飞500次确实让人放心不少。
要知道亿航的EH216-S可是国内唯一拿到“三证”(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适航证)的eVTOL,相当于给空中观光上了道“安全锁”。
但光有靠谱的飞机不够,就像咱们开车得有驾照、有公路,飞行器上天也得有规矩和地方落脚,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低空旅游的“起飞绊脚石”聊起低空经济,业内总说 “技术跑得快,配套追不上”,这话真是说到点子上了。
中金公司都夸中国eVTOL 技术全球领先,可为啥大家还是没坐上空中观光车?
核心问题在于基建没建好。
基础设施是影响这个飞行的硬伤,飞行器总不能在马路上起降吧?
可现在像样的低空起降场没几个,充电桩、停机航站楼更是稀缺。
小鹏汇天这些企业早就意识到了,正在一边造飞机一边建配套。
但这事急不来,得花钱花时间。
想想也是,当年新能源车普及前,不也得先建一大批充电桩吗?
低空经济说白了也是一个道理,基建跟不上,再先进的 eVTOL 也只能当“展品”。
不过好在现在城市已经有了3年规划,从航线布局到基建配套都有了方向。
其实,低空旅游要真正火起来,得像“搭积木”一样:
企业出技术、社会建配套,缺了哪一块都不行。
毕竟新事物的发展都需要时间,只要基建、人才能跟上。
相信用不了多久,咱们就能真正实现“从Citywalk到City Fly”的跨越,出门玩又多了个酷炫选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