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尔喀蒙古侵占了一块土地,现在蒙古国多了一个民族
蒙古国位于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之间,总面积约15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50万。蒙古国的主体民族为喀尔喀蒙古族,达到了总人口的80%,第二大民族为哈萨克族,分布在蒙古国西部,靠近中俄哈三国。现在的蒙古国是在喀尔喀蒙古四部基础上建立的国家,清朝时期,喀尔喀蒙古四部并不包括哈萨克族。但现在的蒙古国却拥有哈萨克族,这是因为清朝灭亡后,喀尔喀蒙古在沙俄的支持下宣布独立,然后武力侵占了一块土地。这块土地生活着大量哈萨克族,这导致现在蒙古国多了一个民族,就是哈萨克族。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喀尔喀蒙古归属清朝。皇太极在位时期,漠南蒙古归顺了清朝,喀尔喀蒙古也对清朝表示了臣服,向清朝进献“九白之贡”。所谓“九白之贡”,指的是一头白驼,八匹白马。“九白之贡”的实际价值虽然有限,但拥有象征意义,标志着喀尔喀蒙古被清朝纳入了朝贡体系,不过清朝并没有实际统治喀尔喀蒙古。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准噶尔蒙古崛起,不断向东扩张,试图控制喀尔喀蒙古的土地。准噶尔大汗噶尔丹试图统一蒙古各部,重现历史上蒙古帝国的辉煌。1688年,噶尔丹亲自率领三万骑兵进攻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死伤惨重。当时清朝和沙俄正在进行尼布楚谈判,准噶尔进攻喀尔喀,让康熙非常着急,为此快速解决沙俄问题,以便专心对付准噶尔,清朝在尼布楚谈判做出了很大让步。
1689年清朝和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境。此后清朝开始调兵遣将,集中力量对付准噶尔。在此之前,康熙在1691年前往多伦诺尔,和蒙古各部会盟。这次会盟,康熙的大帐位于中心,喀尔喀蒙古三部、内蒙古四十九旗王公贵族的营帐,四面环绕,围绕着康熙的大帐,突出了康熙的中心地位。通过这次会盟,喀尔喀蒙古正式归顺了清朝。
第二,喀尔喀三部变成了四部。当时喀尔喀蒙古分成三大部,分别是车臣汗部、土谢图汗部和札萨克图汗部。后来清朝又任命策棱为“喀尔喀大札萨克”。
策棱全称博尔济吉特·策棱,是成吉思汗的嫡裔。康熙年间,指婚皇十女,策棱成为了和硕额驸。策棱能征善战,多次跟随康熙征讨准噶尔。到了雍正时期,也非常信任策棱。1727年,为了划定中俄中段边境,雍正派遣隆科多前往恰克图和沙俄谈判。后来隆科多获罪被召回囚禁,雍正任命策棱接替隆科多,成为清朝首席谈判代表。在策棱的主持下,清朝和沙俄签订了中俄《布连斯奇界约》,划定了中俄中段边境。
到了雍正九年,也就是1731年,因策棱征讨准噶尔有功,雍正又下令从土谢图汗部分出了十九旗为赛音诺颜部,授策棱“喀尔喀大札萨克”。从此之后,喀尔喀蒙古三部变成了四部。到了1733年,雍正下令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喀尔喀蒙古四部和唐努乌梁海事务。
第三,哈萨克族涌入科布多。清朝初期,随着准噶尔的崛起,哈萨克人不断遭到准噶尔的打压。1718年,哈萨克汗国的头克汗去世,汗国内部四分五裂。准噶尔大军趁机进攻哈萨克汗国,大肆烧杀抢掠,给哈萨克人造成了沉重苦难。这段历史被称为哈萨克的“大灾难时期”。
1757年,清朝平定了准噶尔,哈萨克人终于得到了和平安稳的生活。当时哈萨克人对清朝非常感激,上表臣服,哈萨克成为了清朝藩属国。清朝对哈萨克采取怀柔政策,并没有干涉哈萨克内部事务,还允许哈萨克人到新疆放牧。此后大量哈萨克人涌入新疆,一部分涌入了科布多地区。
第四,喀尔喀侵占科布多。科布多原本受到准噶尔控制,清朝平定准噶尔之后,将科布多纳入了乌里雅苏台将军辖区,但科布多并不属于喀尔喀蒙古。1761年,清朝设立科布多参赞大臣,归属乌里雅苏台将军节制。1864年,沙俄迫使清朝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科布多界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了清朝大片土地。到了1904年,清朝对科布多地区进行调整,将阿尔泰地区从科布多划出,建立了独立的行政区,科阿正式分治。
1912年清朝灭亡,沙俄支持喀尔喀蒙古独立。在沙俄的支持下,喀尔喀蒙古军队侵入科布多,围困科布多城。科布多参赞大臣拒绝向喀尔喀军队投降,坚守数月。但新疆援军受到沙俄阻挠,未能到达,最终到了1912年8月,科布多城陷落,科布多地区被喀尔喀蒙古侵占。就这样,喀尔喀蒙古侵占了本不属于喀尔喀的科布多地区,现在这块土地仍然属于蒙古国。由于当地生活着大量哈萨克族,蒙古国多了一个民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