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配送员的“杂技式送货”:高薪背后是命悬一线
最近不少网友发来的照片看得人揪心:山姆配送员的电动车上堆着比人还高的货物,前后挂满纸箱,后视镜全被挡住,就像顶着座“移动小山”在车流里穿梭。这哪儿是送货,简直是在拿命赌时间,背后藏着的是大企业对安全责任的冷漠甩锅。先说说这场景有多危险。山姆主打的就是家庭量贩装,一袋大米、一箱牛奶往车上一挂,重量直奔几十斤。有网友拍到,有的电动车因为货物太重直接车身倾斜,后轮都快压瘪了。更要命的是,这已经违反了交通法规——电动车载物高度不能超过1.5米,可照片里的货物堆得比骑手还高,宽度都超出了车把。一旦遇到紧急刹车或阵风,车倒人伤是小事,要是撞到行人或其他车辆,后果不堪设想。
骑手们为啥要冒这险?还不是被薪资规则逼的。山姆配送员看着月入过万挺风光,实际是拿命换钱:日均要送80到120单,每单只有7分钟配送时间。更狠的是惩罚机制,上海有个19岁小伙就因为超时,一单只赚5块钱却要被扣400块,当场崩溃痛哭。而且电动车都是骑手自备的,平台一分钱补贴没有,想多挣点只能一趟多装,毕竟单多货重时,超重单的单价能到几十块甚至九十块,谁舍得放弃?
最让人不齿的是企业的态度。面对质疑,山姆说配送归第三方物流管,第三方又推说车是骑手自己的,一副“出事与我无关”的甩锅姿态。可别忘了,这些骑手车上印着山姆的标识,送的是山姆的货,服务的是山姆的会员,线上订单占比都超过55%了,“一小时极速达”更是核心卖点。赚着高额会员费,享着线上业务的红利,却把最基本的安全保障推给别人,这算盘打得也太精了。
有人说胖东来为啥能成标杆?人家把员工当家人,安全保障、福利补贴样样到位。再看山姆,一边喊着“优化改进”,一边让危险配送每天继续上演。其实解决办法并不难:给“极速达”配合规的厢式三轮车,给骑手统一配备载物工具,优化算法别把时效压得太死。可这些都要花钱,企业舍不得在安全上投入,只想着把成本转嫁给骑手。
骑手们风里来雨里去,是城市便利生活的摆渡人。他们背的不仅是货物,更是一家人的生计;而山姆该扛的,不仅是配送任务,更是企业的安全责任。《安全生产法》早有规定,外包服务不能外包安全责任。
现在街头的“杂技式送货”还在继续,每一次穿梭都藏着未知的风险。山姆要是真把会员和骑手当回事,就别再用“登记反馈”敷衍了事。毕竟,真等出了人命再整改,就再也补不回来了。你见过这样的危险配送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