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阿边境停火,印度找上阿塔谈合作,面对莫迪阿富汗心存怀疑
这两天,巴基斯坦与阿富汗的塔利班干上了,而印度嗅到了一丝机会的味道。当地时间10月11日深夜,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边境,突然爆发冲突,并且战斗非常激烈。虽然事后双方公布的战果,存在较大出入,但根据预估,人员伤亡情况不容乐观。
此次战斗主要集中在,开普省库拉姆县和托尔汗口岸一线。双方对冲突的原因各执一词,巴方指责阿富汗的塔利班组织,突袭多个边防哨所,蓄意挑衅主权。阿方则反戈一击,控诉巴军越境空袭,造成无辜平民身亡。
尽管消息来源互相矛盾,但可以确认的是,巴基斯坦在此次冲突中,失去部分战略阵地,防线被迫后撤。不过好消息是,战火没有向纵深地区蔓延。
并且枪声刚停,双方便迅速恢复边境通信渠道,关闭不久的口岸也重新开放,随即转入“嘴炮大战”模式。看来两边都不愿把冲突推向不可收拾的地步。
实际上,此次边境交火并非两国边防部队的首次冲突,但规模与伤亡程度远超以往,标志着双方长期积累的潜在不信任,已进入加速释放的危险阶段。
巴基斯坦与阿塔之间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1893年,英国殖民者在如今的两国边境,划定一条杜兰德线。这条边界线将该地区数个族落分化,从此埋下了冲突的种子。
阿富汗政府始终拒绝承认杜兰德线,可巴基斯坦方面坚持该边界线合理。这样的分歧,导致近两个世纪以来,边境冲突不断。
而到了1996年,阿富汗境内的塔利班建立政权,当时巴基斯坦为了对抗阿富汗政府,就承认塔利班的合法地位。另一方面,塔利班能够帮助巴基斯坦,防止印度在阿富汗扩大影响。
不过2001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导致塔利班倒台,这期间巴方曾一度配合美军行动。到了2021年,美军撤离阿富汗,塔利班重整旗鼓,巴方就想着重新建立关系,可暗中却两头下注,一边与美交好,一边跟塔利班眉来眼去。
巴基斯坦自认为能够控制阿塔,但是阿塔不愿再听话,而是追求独立。这一转向让双方关系从盟友变成邻居,又从邻居变成敌人。
过去这两年,双方关系严重恶化,主要原因是分布在巴基斯坦境内的塔利班,多次发动恐袭。巴方要求阿塔要么把自己人带回去,要么协助反恐。可阿富汗迟迟没有行动。
与此同时,边境问题再次加剧,双边关系降至冰点,最后在这两天集中爆发。有意思的是,阿塔在这次冲突中,竟然悟到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一点,于是向巴基斯坦最大的敌人,印度逐渐靠近。
事实上,印度曾经是阿塔的老对手,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印度在2022年,重新派遣外交官与阿塔建立联系。就在不久前,阿塔外交部长,穆塔基对新德里进行了访问,印度也宣布其在阿富汗的办公处,升级为大使馆。
很明显,阿塔想通过提高与印度的外交关系,抵消巴基斯坦一方的压力。而对印度而言,这是一次对巴斯基坦进行外交打击的好机会。不过目前,印度还没有到联合阿塔袭击巴基斯坦的地步。
毕竟两国在地理上没有直接通道,印度几乎不可能动用军事手段。所以,此次巴阿冲突中,印度更可能采取外交手段来施加压力。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变成巴基斯坦该如何应对这场冲突和阿塔。他们需要继续与阿塔战斗,确保国内安全稳定。但要小心,不要把事情做的太绝,否则会把阿塔彻底逼到印度那边。
对于巴斯基坦来说,必须明确阿塔的定位,他们不再是跟班,但也不是敌人,而是一种战略性资产。这是一种既有威慑又有合作的关系。
巴基斯坦需要让阿塔明白,巴基斯坦的军事力量不是他们能碰瓷的,又要让他们相信,如果可以坐下来谈一谈,双方仍然是可以依靠的邻居。
至于印度,他们打什么小九九,外界都知道。阿塔心里也跟明镜似的,跟印度的合作不能太深,毕竟真打起来,印度绝不是可以仰仗的伙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