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大战,果然是冲中国来的?幕后黑手不止一个!
据新华社报道,2025年9月,巴基斯坦军方对阿富汗库纳尔省实施空袭,声称打击的是“极端分子营地”——这场空袭,是对不久前巴境内库拉姆地区发生的致命恐袭的直接报复。阿富汗方面随即强硬回击,双方在边境展开激烈交火,持续数日,造成大量伤亡。这场突如其来的冲突,看似是巴阿之间的老账新仇,但真相真的这么简单吗?一连串线索指向一个更大的剧本:这场仗,打在边境,背后却是多方势力明争暗斗的缩影。
从印度的“隔岸下棋”,到美国的“战略回旋”,更不必说,这一切又是如何精准地搅动了中国西部的地缘神经。
表面下的“养寇自重”与复杂棋局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这对“邻里”,从来都不是安分守己的好搭档。两国关系的裂痕,早就在英国殖民者划下的“杜兰德线”那一刻埋下了种子。这条边境线,不仅划走了土地,也撕裂了普什图族群的认同。几十年下来,双方围绕“普什图尼斯坦”的争议从未真正消停过。
问题不只是地图上的线,更在于双方彼此的信任几乎为零。两国关系长期陷入“互不信任的安全困境”,每一次边境摩擦,都是陈年旧账的翻版。
更复杂的是,双方在处理极端势力时都玩起了“养寇自重”的老把戏。巴基斯坦多次指责阿富汗塔利班政府庇护“巴基斯坦塔利班”(TTP)武装分子,后者频繁跨境制造袭击。而阿富汗方面则不甘示弱,反咬一口称巴方情报机构过去与某些阿富汗反政府武装暗通款曲。两国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让外界看得眼花缭乱,也让彼此的敌意愈加复杂。
《金融时报》曾这样形容巴阿关系:“既敌且友,互相指责,但又离不开彼此。”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为外部势力留下了足够的渗透空间。无论是历史上的美军援助,还是情报合作的暗战,都在不知不觉中把这对邻居变成了别人棋盘上的棋子。
从这点来看,巴阿冲突早已不是纯粹的边境问题,而是一个被多方势力插手调控的“火药桶”。只要一点火星,就能烧得满地狼烟。
印度的影子如果说巴阿之间的矛盾是历史遗留问题,那印度在这场冲突中的角色,就像一个站在山头观战、手里还拿着火把的人。
印巴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早已写进了南亚的地缘剧本。从克什米尔争端到边境冲突,再到多年的军备竞赛,印度一直视削弱巴基斯坦为其南亚战略的核心。而现在,印度显然不再满足于正面硬刚,而更倾向于通过“非对称手段”来打击对手。
印度情报机构涉嫌支持巴基斯坦境内的俾路支分离主义者和塔利班残余武装。这些行动看似边缘,实则精准打击巴方软肋,制造内部不稳,达到“以小博大”的战略效果。
更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阿富汗高层对印度的正式访问。尽管双方只字未提军事合作,但从会谈后的声明来看,安全与经济合作显然是关键词。这种拉拢,背后的意图并不难猜——一方面在东线给巴基斯坦制造压力,另一方面也在试图干扰中巴经济走廊(CPEC)的稳定推进。
印度的算盘打得清楚:不直接下场,却能在背后搅局。只要巴基斯坦陷入安全泥潭,中国在西部的战略部署就会受到牵制。这种“隔山打牛”的地缘战术,使得巴阿冲突不再只是南亚的家务事,而成为中印战略博弈的隐形战场。
战略回归与对华制衡如果说印度是在局部搞事情,那美国的目标就大得多了。从2001年高调入侵阿富汗,到2021年仓促撤军,华盛顿在阿富汗的“二十年战争”以失败收场。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就此放弃了对这片土地的兴趣。相反,如今的美方,正试图以另一种方式“重返”。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近期的报告指出,中国在阿富汗及中亚的影响力扩展,已成为美方关注的重点战略风险。尤其是中国试图通过阿富汗打通中亚—南亚—中东的能源和贸易通道,这对美国在印太的战略布局构成潜在挑战。
更现实的是地缘位置。阿富汗紧邻中国新疆,对于美国而言,这里既能作为情报前哨,又具备对中俄南线施压的战术价值。恢复在该地区的存在,不是为了稳定,而是为了掌握“可控的混乱”。
具体操作手法也不复杂——通过定向援助与安全合作换取情报据点,或暗中支持某些地方势力制造不稳定,甚至可能借助非政府组织和人道援助渠道进行“软渗透”。所有这些,最终目标都指向同一个方向:阻遏中国的西部战略扩展。
美国并不想“赢得”阿富汗,它只要确保别人别想赢。这种地缘博弈的逻辑,使得中亚再次成为大国角力的前沿阵地,而中国,则被动站到了风口浪尖。
中国的挑战与定力从表面看,这场巴阿冲突是邻国之间的旧恨新仇;但从深层看,它却是三重力量叠加的结果。内有历史积怨与武装组织的灰色关系,外有印度的地缘算计,再有美国的全球战略回旋。所有这些变量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复杂的风险矩阵。
对于中国而言,这并不是一场遥远的边境火拼,而是一场直接影响西部战略安全与发展布局的现实挑战。中巴经济走廊的稳定性、能源通道的畅通性、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基础,甚至新疆的周边安全,都在这场局势中受到牵动。
应对这类复杂局势,中国既不能急躁,也不能退缩。上海合作组织的平台,正是协调区域安全的关键抓手;与伊朗、巴基斯坦和中亚国家的多边协作,也需更加紧密。同时,外交上保持战略清醒,坚持劝和促谈,避免被拖入无谓的对抗旋涡,是当下的务实之选。
巴阿边境的枪声,也许不会直接传到中国的土地上,但它带来的战略震动,已在地缘棋盘上敲响了警钟。这场冲突,更像是一面镜子,映出的是一个多极世界中,战略博弈愈发隐蔽而复杂的现实。谁能看懂局势背后的逻辑,谁就能在这场地缘风暴中掌握主动权。
信息来源:“首次”,美媒:万斯将访问印度与莫迪举行会谈——环球网2025-4-2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