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反击:芯有灵“稀”
这次我们发布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中,有一条特别引人关注,就是针对芯片半导体行业的。很多人没有想到,在半导体行业,稀土也是这么重要,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原材料。这条的原文是这么说的:
最终用途为研发、生产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或者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以及制造上述制程半导体的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和材料,或者研发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人工智能的出口申请,逐案审批。
也就是说对于14纳米及以下的芯片,如果我用不了,你们谁也别想用。当然了,如果我用自己独立的生产设备制造出来了,那全世界就我一个人能用,那也没办法。你的,不一定就是你配拥有的。但我的,确实就是我应得的。
很明显,能发布这条措施,那基本上就是亮剑了,也是摊牌了。这背后的警告意义,我在昨天的长文章中其实已经深入分析过。那就是,你不是要硬脱钩吗?我已经准备好了,你现在可别告诉我你不想。
我们以前太善良,要不是美国手把手的示范他的那些流氓手段,我们都还不知道原来还可以这样干。之前美国进行长臂管辖的时候,对于美国的技术有个最低含量标准是25%,后来美国给它调到10%,最后给调到了1%。
然后这一次我们也算是有样学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次性给调到了0.1%。
原文是这么说的:
含有、集成或者混有原产于中国的本公告附件1第一部分所列物项在境外制造的本公告附件1第二部分所列物项,且附件1第一部分所列物项占境外制造的附件1第二部分所列物项的价值比例达到0.1%及以上的;
说实话,看到这个比例的时候,那就意味着全世界所有的芯片生产企业都将受到管制,不管是生产芯片的设备,还是在芯片制造的过程中,基本上都离不开相应的稀有金属。
美国要是不这么干,我们都不知道,稀土还有这个功效。
除此之外,我们这次还对高通发起了反垄断调查。众所周知,高通是我们国内手机和车机最主要的芯片供应企业,没有之一。那么这一次敢于对高通发起调查,我觉得主要是向美方展示了一个态度。
什么态度呢?就是有你没你都能行的态度。
最近从多方面公开的消息来看,我们在芯片制造的全产业链上,所有的设备和软件,应该都已经完成了突破。这里面最难的应该就是光刻机,过去被很多人所说的50年也造不出来的光刻机,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应该会让他们很意外。
因为从芯片到光刻机,很可能都已经开始量产了。
这一点从此前我们对美国的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限制英伟达的AI芯片H20进口,并对英伟达发起反垄断调查,就大致可以看得出来。其实此前已经公开的新凯来,就是明确向世界宣告了,我们已经可以量产光刻机以及整个半导体产业链上其他所有的设备。
所以现在特朗普最好少说话。那些美国以为的卡脖子技术,说一个就要被消灭一个。
当我们准备好的时候,如果反过来,我们说各玩各的,你们可不能哭着喊着说还没准备好。这大概就是现在我们与西方世界的一个真实状态。我们在几年之前,贸易战刚开始的时候,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时间节点,那就是2025年。
现在2025年已经过去一大半了,按照时间节点,对于关键进度节点的控制,我们已经按预期推进到了战略安全层面,全产业链总体的自主可控。换句话说,如果美国现在要搞硬脱钩,那我们可就不半推半就了。
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打了这么多年以后,美国开始逐渐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硬脱钩不可行,美国是希望通过交易来实现软脱钩。换一个说法,就是进行有序可控的战略收缩。
美国要进行收缩,我们是配合的。但是不能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所以我们这次通过稀土的管制措施,配合在芯片半导体制造方面的决心展示,就是要向美国发出一个郑重的警告,这也是我昨天草文章中重点说到的一个观点。
我们忍了你美国这么多年,当芯片准备好的时候,稀土的利剑就该出鞘了。
美国如果不能按照交易的节点推进,那对于我们来说,硬脱钩也不是不能接受的。至于你美国能不能承受,那就是你们自己的事了。
扩展阅读:
贸易冲突再起,中美谁是最后赢家?结局可能大反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