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洗甲板,高超如下雨,潜艇来无踪!美媒设想我军如何反航母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中美关系的持续紧张,外界对于“如果中美在西太平洋爆发冲突,中国是否有能力应对美军航母打击群?”的讨论度,也开始越来越高。图注:美国《国家安全杂志》发表的文章原文
日前,美国《国家安全杂志》就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击沉美国海军航母的计划归结为三个词》的文章,重点探讨了在未来潜在的中美冲突中,中国如何击沉美军航母。
文章指出,中国已不再幻想打一场传统海战了,而是选择构建了一套多层次、多维度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
这套体系的目标非常明确:在冲突严重的情况下阻止美军先进兵器进入第一链岛以内,甚至在它们尚未接近战区前就将其摧毁或重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依靠3类武器——以鹰击、长剑和东风为代表的先进导弹、潜艇,以及无人机。
先说说美媒眼里最关键的第一类武器——先进导弹。按照美媒的设想,中国的导弹打击根本不是零敲碎打,而是分层次分阶段的饱和攻击。
图注:东风-21D的射程足以覆盖第一岛链
当美军航母从第二岛链向第一岛链逼近时,它首先就会遭到从不同高度袭来的高超导弹和反舰弹道导弹的打击,包括走高空的东风-21D和东风-26A/B这类反舰弹道导弹,走大气层边缘的东风26D高超音速导弹,走大气层内弹道的长剑1000高超音速巡航导弹。
这些导弹的射程都在2000到4000公里。发射前,卫星、侦察机先把航母的位置摸准,导弹按照计算号的同时到达目标的发射窗口时间来协同发射,确保让美军航母编队的防空火力应接不暇。
而且,这些导弹还能在空中机动变轨,带着假目标迷惑美军的反导系统,就算美军的“标准-2”“标准-6”导弹再怎么防御,面对铺天盖地的导弹群也扛不住。
图注:美军“标准-6”导弹发射瞬间
而如果美军航母仍然幸存,那么在其抵达第一岛链附近时,又要面临我军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超音速反舰导弹和亚超结合反舰导弹的联合打击了。比如055和052D驱逐舰上发射的鹰击17和鹰击20高超音速反舰导弹,鹰击-18亚超结合反舰导弹;轰-6K轰炸机发射的鹰击-21空射高超音速导弹和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
这些导弹也会组成联合火力突击群来饱和美军航母编队的防空火力。
而除了水面舰艇之外,水下的潜艇也会加入到攻击行动中。美媒文章指出,中国的改进型093攻击型核潜艇和新一代攻击型核潜艇的隐蔽性比以前更强了。这些潜艇能在水下待好几个月,悄无声息地摸到航母战斗群的反潜防护圈外面,发射鹰击19潜射高超音速导弹,让航母战斗群,防不胜防。
图注:我军093型攻击核潜艇
另外,美媒还提出,这些潜艇也可以提前部署到航母可能经过的航道,比如宫古海峡或者巴士海峡,利用水下地形埋伏好,使用重型鱼雷,伏击航母战斗群。
美媒特别强调,潜艇的优势在于出其不意,就算没直接击沉航母,也能把它逼出作战区域,打乱美军的整体部署。
至于无人机的运用。美媒认为,中国的先进无人机在反航母作战里需要发挥2个关键的作用,那就是侦察定位和战果评估。
虽然中国已经建成了完善的天基卫星侦察定位体系,但是恶劣天气下,以及夜间对海上采取无线电静默的机动目标的定位仍然有可能中断。所以就需要无侦-7和无侦-8这样的高空高速无人机迅速前往第一岛链前后完成对美军航母的精确定位。
图注:自杀式无人机,则可以执行“蜂群”战术
而且我军各型导弹完成攻击后,无人机也可以迅速前往目标上空进行毁伤评估,让后方指挥机构决定是否需要补充打击。
另外,美媒也指出,解放军海军航母和076两栖攻击舰上的攻击-21隐身无人机也可以直接参与攻击行动,向美军航母隐蔽发射反舰或者反辐射导弹,扰乱其防卫节奏。
当然,美国也并非坐以待毙。文章也提到,为应对中国拒止体系的成功,美军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中国的打击圈外封锁马六甲海峡。不过美媒也承认,封锁见效需要花费好几周时间,而这足够中国打出优势了。
另外,除了封锁之外,美军也得依靠第一岛链的盟友帮忙,美媒认为日本是第一岛链作战的关键。对美军极为重要的嘉手纳基地、横须贺基地都在日本,能提供后勤和情报支持。
不过问题也在于,日本这些基地全在中国东风和长剑导弹的射程内,到时候日本能不能自保都是问题,更别说帮美国了。
图注:第一、第二、第三岛链范围示意图
其实美媒的设想说白了,就是看到中国的区域拒止体系已经成了气候,承认美军航母在第一岛链内确实没了优势。导弹、潜艇、无人机这三类武器看似独立,实则是联合作战,互相配合,这才是这套体系的厉害之处。
不过,说到底,中国建设的这套系统仍然是防御性的,它是为了应对美国阻挠中国完成统一的干涉行动而建立的。美媒把这套防御手段解读为“击沉航母的计划”,本质上还是没有意识到,美国放弃干涉,才是应对这套体系的根本解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