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 哈马斯大军突然冲出,穿便衣接管加沙全境:在大街上枪决叛徒
加沙和平协议签了,特朗普露出了“邀功嘴脸”,声称“战争已结束”,谁知道一个大大的“惊喜”等着他:7000哈马斯大军突然冲出,穿便衣接管加沙全境,并在大街上枪决叛徒。巴以和平这档子事,现在谈为时尚早。(突然出现在加沙街头的哈马斯武装人员)
10月12日这天,特朗普坐着“空军一号”飞赴埃及,途中告诉记者,“战争已结束”。下了专机,又在以色列议会搞了场演讲,声情并茂,还画了一个超大的饼:朝阳即将在和平的圣土上升起。
结果“帅不过三秒”,特朗普就被打脸了。当天BBC放出消息,爆料哈马斯又动员了7000名武装人员,并任命了5位指挥官,目标就一个:重新控制加沙。以色列想吞并加沙?门都没有。
哈马斯这是摆明了向美国和以色列示威:他们并没有被彻底打垮摧毁,更不可能把加沙拱手让给以色列。在被一通围剿后,哈马斯还敢明目张胆地向美以摊牌,说到底,还是有这个底气。
(当地时间10月13日,在街头维持治安的哈马斯武装部队)
和以色列在加沙周旋了这么多年,哈马斯对以军的战术早就摸透了,怎么应付以军,哈马斯有的是办法,尤其巷战和游击战,是哈马斯的拿手好戏。比拼硬实力,哈马斯肯定不是以军的对手,但玩起游击战,哈马斯一点不虚以军。“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正面刚不过,我还不会走吗?
从哈马斯能重新动员7000名武装人员这一点看,在以军动手前或者行动中,哈马斯肯定转移了一部分有生力量,不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很难再次组织起规模这么庞大的一支武装力量。
除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外,盟友的支持也是哈马斯的底气所在。这轮巴以冲突,哈马斯并不是独自和以军较量,它是有帮手的,像黎巴嫩的真主党武装、也门的胡塞武装以及伊拉克的一些反美武装力量,都给哈马斯不同程度的援助。
虽然这些外援不足以扭转哈马斯对阵以军的劣势,但也能影响到战局。试想一下,如果以军只是单纯围剿哈马斯,无疑要简单轻松一些;可当真主党等这些外援加入进来,以军就得多线作战。
(车队已开始将生活物资送入加沙)
哈马斯的这些外援,明天在这个方向放一枪,后天又在那个方向刷个火箭,足够以军头大难受的。不管吧,这些外援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可要是管得话,以军就得分摊一些军事资源去对付这些外援。这么一来,围剿哈马斯的力度,就大打折扣了。
以军围剿哈马斯的军事行动,断断续续持续了几十年,始终没有达到彻底铲除这股武装力量的目标,所以以色列得认清一个现实:哈马斯几乎不可能被消灭,绕过哈马斯,加沙也不会迎来持久的和平。
从哈马斯的行动看,是不会和以色列妥协的。尤其当街枪决叛徒,显示了哈马斯和以军死磕到底的决心。而且这一手,对提升哈马斯的军事行动能力,有着不一般的意义。
(10月13日前后,哈马斯在街头公开枪决叛徒的现场画面,当时有7人被枪毙)
在这轮较量中,以军不止一次对哈马斯核心实施了精确打击,其中团灭哈马斯高层的几次行动中,以军导弹几乎可以做到“指哪打哪”,能有这么恐怖的斩首能力,肯定少不了准确的情报。
不可否认,以军收集情报的能力着实了得,何况还有美国中情局这样得力的帮手助阵,但以军能准确定位哈马斯高层,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那就是巴勒斯坦这边出了叛徒,以军进攻加沙时,这些叛徒在前面带路。
这次哈马斯当街枪决叛徒,有报道显示数量超过30人,无疑是在提醒警告巴勒斯坦人员:给以军带路,泄露哈马斯信息的叛徒,就是这个下场。据称,除了这些被枪决的人员,还有6名哈马斯自己的成员也被处决了,那肯定就是发现了内奸。
(以军撤离后,当地民众纷纷返回家园,哈马斯武装人员在街头维持治安)
从2023年10月爆发到现在,这轮巴以冲突延宕了两年,期间生灵涂炭,加沙民众渴望和平安宁。日前在埃及举行的和平峰会,确实迎来了一线曙光,可加沙的未来,远没有特朗普吹嘘地那么光明。
现在就谈加沙和平,显然为时尚早,还没到开香槟庆祝巴以冲突这道难题解决的时候。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停火能不能持续下去,还有两点十分重要:
一是,以色列能不能彻底放下吞并加沙的野心。光是以军撤出加沙还不够,更要打消侵占加沙的想法。如果以军继续觊觎加沙,那战火重燃是早晚的事。你抢人家的生存地盘,哈马斯不可能坐以待毙。
二是,美国能不能一碗水端平。作为加沙和平的保障方之一,美国不能单方面只要求哈马斯遵守停火协议,还得管好以色列。如果美国还是一如既往拉偏架,庇护以色列,停火协议注定是一张废纸。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