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西部首个!这家医院脑机接口病房 大幅缩短康复周期
在科技与医疗深度融合的今天,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意念”控制设备,已悄然走入现实医疗一线。今年9月,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外科(神经外科)张力教授团队建立起深圳西部首个成建制的脑机接口康复病房,标志着脑外科康复治疗迈入“人机融合、精准干预”的主动康复新阶段,为众多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点燃康复希望。以38岁患者成先生为例,作为家庭支柱的他因突发脑出血导致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术后一度因经济压力和康复前景陷入焦虑。在张力教授团队主导下,他在术后第三天便启动系统性脑机交互康复治疗。通过脑机交互神经康复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与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训练,成先生在机器辅助下重新站立、迈步,设备同步响应其行走时的脑电信号并智能调节参数。令人欣慰的是,仅两周时间,他已能实现独立缓慢行走,康复周期较传统方式大幅缩短。
60岁的颅内肿瘤患者黄大叔(化名)同样从中受益。接受脑肿瘤切除术后,他借助脑机接口设备进行康复,从术后第一天需两人搀扶,到第三天即可在外骨骼机器人辅助下迈腿行走,一周后已能独立缓行。“机器仿佛读懂我的意图,靠想象就能控制设备”,黄大叔与家人连连称奇。
实现这一突破,源于扎实的学科积累。作为宝安区临床重点学科与神经系统疾病质控中心主委单位,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外科长期致力于颅脑肿瘤精准诊疗、微创手术、昏迷促醒等神经外科前沿领域。为实现术后康复环节的突破,科室前瞻性组建脑机接口康复病房及配套门诊,定期安排专科医师出诊,并成建制引进多套“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康复设备,涵盖脑机交互神经康复肌电反馈、吞咽神经肌肉电刺激、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及手功能康复训练仪等,全面覆盖脑卒中、脑外伤等所致偏瘫、截瘫患者的上肢、下肢、吞咽及手功能康复需求。
该康复模式的核心,在于构建“大脑—设备—反馈”的智能闭环系统:设备实时捕捉患者运动意图对应的脑电信号,通过外骨骼或电刺激等方式辅助动作执行,并将感觉信息实时反馈回大脑,形成完整脑机接口回路,从而有效促进神经通路重建与功能重塑,实现“所想即所动”的主动康复。
这一变革不仅显著提升了康复训练的针对性与效率,更激发了患者的参与积极性与康复信心,推动康复模式从“被动治疗”向“主动康复”转变。截至10月14日,脑外科脑机接口病房已为超过80人次患者提供康复服务,效果显著,获得患者及家属广泛好评。未来,脑机接口康复技术计划逐步推广至康复科、脑病科等更多临床科室,惠及更广泛患者群体。
文、图|陈云强 张琦辉 苏木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