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0 19:17

格力高管喊话:“收手吧,群!”,“抵制水军”言犹在耳?

10月19日晚,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在微博上晒出一堆博主视频合集,这些人开场白如出一辙 :“同样 1.5 匹空调,小米不到 1700 元,格力要 3000 多”。



朱磊直接喊话:“一模一样的台词,一模一样的剧本,一群看起来并非有什么观点非表达不可的人。几乎同时间海量覆盖。这是为什么?群,你知道答案吗?”,意在质疑这是有组织的水军行为。
随后朱磊再次发布微博补刀:“到处嚷着自己正在遭遇网暴,无非是想要营造受害者的假想,唤起尚存的拥趸“同仇敌忾”的幻象。然而公道自在人心,这个世界不会任人颠倒黑白。制造业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不要再拉踩,不要再做口蜜腹剑式的表演。举头三尺有神明,收手吧,群。”
就在不久前,还公开呼吁企业应将资源和精力集中于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共同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等乱象。言犹在耳,如今格力高管直接点名“群”。
朱磊转发时特意追问:“也没说是谁,怎么大家都往那儿想?是你吗,不群?”
这已经不是格力与小米第一次隔空口水战了。2025年夏天,两家企业的“口水战”频频爆发,从数据争议到技术对比,从市场份额到产品价格。
最近雷的舆论确实比较高,有汽车事故的、有公式化演讲的、有黑公关的等。但当企业把精力耗在 “抓水军” 和 “喊冤” 上,谁来聚焦技术突破?
六部委刚整治汽车行业网络乱象,揭露 “工业化造谣” 产业链 ——AI 生成黑稿、主板机操控万级账号,单条黑评低至几毛钱。互相找网络水军、博主进行黑化,最终受伤的是两个品牌自身。
抛开舆论战,消费者更关心:1300 元价差到底差在哪?其实是两种模式的对决:小米靠代工和线上渠道压成本,走性价比路线;格力依赖自研技术与线下售后,主打品质牌。
对此,你怎么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格力高管喊话:“收手吧,群!”,“抵制水军”言犹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