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1 00:57

大难临头?特朗普政府悄悄放松多项关税政策,或已经准备好了败诉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即将迎来最大的一次挑战,这回美国法院出手,很可能叫停他的关税。消息称,特朗普的关税其实是援引美国《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以不经过国会批准、直接颁布行政令的方式,实施的“暴力关税”。但这对于美国民主党来说想摧毁就非常简单了:证明特朗普是非法攫取紧急权利,然后出台一系列加征关税措施。目前特朗普已经被多个州起诉,最后的结果即将出炉。

近日特朗普政府一系列悄然调整的关税政策引发广泛关注。从豁免黄金、LED灯等数十种商品关税,到预告农产品、飞机零部件等数百种商品的零关税可能性,再到授权商务部自行审批豁免流程,这与此前“对等关税不会有任何豁免”的强硬表态形成鲜明反差。外界普遍解读,这些动作实为政府在关税合法性诉讼中可能败诉的“对冲策略”,预示着其贸易政策正进入被动调整期。

5月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该举措违法,8月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7:4投票维持原判,直接动摇了关税政策的法律根基。尽管政府已上诉至最高法院,但提前释放关税豁免信号,显然是对败诉风险的预防性应对——毕竟一旦终审败诉,政府可能面临退还已征收的大部分关税的压力。代表食品制造商的美国消费者品牌协会率先致信政府,要求豁免咖啡、可可、热带水果等“无法在美国境内生产”的商品关税,此类诉求与政府“附件三”清单高度重合。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态度的转变颇具象征意义,从坚决反对豁免到承认“非本土生产商品可零关税进口”,折射出行业游说与经济现实对政策的修正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放松关税并非放弃贸易干预,而是转向法律基础更稳固的政策工具。政府已开始更多援引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推进关税措施,10月17日便据此对卡车及零部件征收25%关税,同时延长汽车制造商关税减免计划至2030年。这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既试图规避法律风险,又维持了对特定产业的保护,体现了“美国优先”框架下的政策灵活性。根本原因还是“对等关税”实施半年来,美国国内物价上涨、经济承压迹象明显,多个行业因原材料成本飙升陷入困境。

关税松动也为特朗普政府推动贸易协定创造了空间。“附件三”清单明确将豁免与双边贸易协议挂钩,配合十多项已宣布协定的落实需求,形成“以关税让步换谈判主动”的新策略。这与此前单纯依赖“关税大棒”的单边主义有所不同,反映出在多国反制与国内压力下的策略转向。最高法院听证会的结果将最终决定关税政策的走向,但特朗普政府的提前布局已清晰传递出信号:在法律裁决与现实压力的双重约束下,其贸易政策正从“强硬施压”向“风险管控”倾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难临头?特朗普政府悄悄放松多项关税政策,或已经准备好了败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