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1 09:17

彩礼全退、协议签署:丧子之痛下,新郎家为何在下葬前选择和解?

2025年10月,陕西旬阳周家接回了29岁儿子周某阳的遗体。
十天前,本该是他婚礼的日子,这个从校服到婚纱相恋多年的年轻人,却在酒店门口奔向旬河,生命永远停在了那一天。


回溯两年前的订婚,周家拿出18.8万彩礼、备好“六金”,以女方名义购车、在西安置婚房,累计投入近50万。

可女方始终拖延领证,理由从“减肥拍婚纱”到“备考研究生”,最后又提“缺正式求婚”,婚期一拖再拖。


矛盾在婚礼前三天彻底爆发:9月30日,女方突然要求按当地习俗婚前敬酒,双方电话争吵数小时;10月1日取婚纱时,敬酒争议再起,婚庆细节矛盾也浮出水面;10月2日,周某阳带伴郎去女方家,被指使装饰婚房到深夜,伴郎全程没吃上饭,他回家时只对母亲说“太丢人了”。


10月3日接亲当天,冲突升级:礼品从八样减为四样,双方亲友险些动手;返程婚车上,女方母亲催要“下车费”并威胁缺席婚礼,新娘也抱怨婚车档次低、胸花不配套,周某阳全程沉默,只在车辆颠簸时悄悄抹泪。


抵达酒店后,女方又以“敬酒杯不合格”拒绝下车。这句话成了最后一根稻草,周某阳扔下车载手机:“这辈子没受过这种委屈,不结了”,随后冲向旬河,表姐追赶不及,只看到河面泛起的涟漪。


遗体找到后,周家起初坚持要说法,最终还是签了和解协议——女方退还18.8万彩礼与“六金”,男方不再追责。周父对着遗像喃喃:“追责能换回什么?”


事件引发热议,有网友说“每一步都在算得失,唯独没算感情”,也有人反思婚嫁形式主义:当敬酒杯款式、下车费金额比承诺重要,婚姻本质早已迷失。


如今旬河依旧流淌,周妈妈常念叨的话却让人揪心:“要是当初多问一句他开不开心,少问一句礼节够不够好,该多好。”只是生活从没有如果。

你觉得婚嫁中“形式”和“感情”该怎么平衡?遇到礼节争执,你会怎么处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彩礼全退、协议签署:丧子之痛下,新郎家为何在下葬前选择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