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1 11:40

青科会的“温州创新种子”| “青科会给我带来了大客户”

“这是我们第二次参加青科会,非常期待!”浙江法拉第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后称“法拉第激光”)总经理刘珍峰说,“去年,我们首次参与了青科会国际量子信息技术论坛。短暂的行程中竟然结识了不少行业伙伴,其中还有人成了我们的大客户,用上了‘温州制造’呢。”
这家扎根温州、专注于高端激光器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在青科会上“种下”了合作的种子,并亲眼见证了它的开花、结果。
临时参会
“解锁”崭新合作伙伴
“去年参加青科会国际量子信息技术论坛其实是个美丽的意外。”刘珍峰回忆,公司偶然得知青科会有个量子板块,“从前,我们只知道温州有个很厉害的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汇聚了世界各地的青年科学家以及各界精英代表探讨科学话题。但没深入了解过,原来峰会中还有个主题这么贴近我们公司产业的量子相关论坛。去年,一位合作伙伴告诉我们,温州正在举办一个高水平的量子科技论坛,汇集了许多业内专家、龙头企业。”
尽管得到消息时论坛议程已过半,刘珍峰仍当机立断:法拉第激光也要参会。“没有提前报名注册,我们找了相熟的行业伙伴、会议主办方……多方协调才得以进入会场。”就这样,法拉第激光结缘了青科会。
在论坛上,几乎是“临时撞入”会场的刘珍峰结识了来自山西大学的李老师和北京大学的彭老师。两位学者均从事前沿量子科学研究,对高性能、定制化激光器有着迫切需求。令他没想到的是,这次会面的学者后来都成为了他的客户,其中北京大学彭老师最近还定制了一台特殊波长的激光器。
成功“种草”
国产定制替代进口
“李老师和彭老师都是来会上做报告分享的。报告结束后大家互相加了联系方式,因为论坛规模较小,还有机会深入交流。”刘珍峰说。之后,刘珍峰团队专程前往山西大学拜访:“山西大学量子产业规模颇大,我们去李老师的实验室学习,就这样熟悉起来了。”
“彭老师则刚刚回国,原本只用国外产品,对国产激光器还不了解。”一个月前,彭老师实验室需要一台特殊波长的激光器,向国外厂商提出定制需求时,却遭到了拒绝。“过去,国内量子实验室多依赖德国进口设备,而这些进口设备价格高、货期长、后期维护不便。尤其是一些特殊波长的定制需求,国外厂商往往不予支持。”刘珍峰说,“彭老师突然想起在青科会上认识的我们,就来找我们试试。”
令他自豪的是,从接到定制需求到发货,法拉第激光只用不到两周时间。“我们积累比较多,所以能快速满足这种特殊需求。这不仅是订单的达成,更是信任的建立。”刘珍峰感慨,“很多国内科研人员长期习惯使用国外设备,但当他们发现本土企业也能提供高性能、高响应的服务时,转变就开始了。”青科会上种下合作的“种子”,就这样逐渐一一收获了开花、结果。
充满期待
让温州激光走向全国
去年作为“不速之客”参会的经历,让刘珍峰看到了青科会的价值:“其实很多来参加论坛的人都没想到,温州还有做量子相关产业的企业。温州每年举办青科会都有量子板块,也应该宣传一下本地的相关产业,把论坛与当地产业结合起来,让温州激光走向全国。”
今年,法拉第激光不再是“临时闯入者”,而是主动报名、受邀参会的正式成员。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刘珍峰早早做好了准备。今年青科会上,刘珍峰计划重点关注量子计算方向:“最近几年量子计算很火,用激光方式做量子计算是发展比较快的方向,我们想去多了解,开拓新领域。”
谈及今年参会的期待,刘珍峰表示:“我们希望认识更多人,拓展更多合作机会。”他特别提到,已邀请中电科集团的一位博士前来参与论坛并实地考察公司产线。“有可能的话,我们还想请其他参会的专家、学者来公司看看。让更多人知道,温州不仅有鞋服和电器,也有深耕量子核心部件的高科技企业。”人才引进也是他参与青科会的重要目的之一。“温州量子产业规模不大,招人确实很困难。青科会汇聚众多人才,是个很好的机会。”
从意外参会到主动布局,法拉第激光与青科会的故事,折射出温州创新生态的悄然变化。随着2025青科会的临近,刘珍峰期待着在量子光子学大会上,与更多同行交流合作,让温州的创新种子在量子科技领域生根发芽。

供稿:温州晚报
记者张嫣彬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科会的“温州创新种子”| “青科会给我带来了大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