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2 19:36

白宫扒开大口子,特朗普2亿神秘资金修园子,美国也走到这一步

2025年10月,一辆挖掘机轰鸣着开进白宫东侧草坪,铁铲下,草皮被掀起,地面被挖出一个硕大的口子。
这可不是维修地下管道那么简单,而是要给特朗普修一个9万平方英尺的宴会厅——能容纳650人的那种大手笔。

这一幕被CNN拍个正着,画面一出,不少美国人都愣了:政府还在停摆,士兵还在欠薪,白宫却成了“私人施工现场”。这工程谁批的?钱从哪来的?
白宫的地,特朗普的梦特朗普说得直白:“这项目我自己掏钱,还有些朋友帮忙。”听上去挺豪爽,但细问钱从哪来,名字谁也不愿透露。2亿美元不是小数目,这种级别的支出,在美国政坛属于“必须说明白”的事。可现在,捐款人名单一片空白,资金来源如雾里看花。

民主党那边坐不住了。众议院监督委员会的罗伯特·加西亚已经发起调查,关心的核心问题是:有没有外国资金混进来?这种“吃独食”的宴会大厅,会不会成了某些利益集团换取政治回报的筹码?
而特朗普团队倒是底气十足。他的助手放话:“政府停摆归停摆,工程照样推进。”白宫发言人干脆说民主党调查是“政治伎俩”。这态度,像极了特朗普一贯的风格:你说你的,我干我的
可这建筑修在白宫地里,完工后到底归谁?是国家的,还是特朗普的?如果产权模糊,未来总统用这个厅还得付房租,那白宫岂不是成了私人地产?这种公私混合的模式可能埋下长期法律隐患。如果白宫都能被私人“冠名”,那美国政治的界限,还剩什么?


美利坚的优先级就在宴会厅开工的同时,联邦政府正陷入一场历史级停摆。超过130万现役美军领不到工资,这不是夸张,是白宫新闻秘书在10月3日亲口证实的现实。军人家属排队领取食物救济,曾经被视为“世界最强军队”的美军,如今陷入了生活困境。
而那边,特朗普的宴会厅却在热火朝天地施工。场面极具讽刺意味:国家没钱发军饷,却有钱修个能开豪华晚宴的大厅。这种“花钱顺序”的安排,让人不禁联想到历史上的荒唐一幕——清朝末年,慈禧太后为了修颐和园,把原本用来建海军的钱挪了过去,最终换来甲午惨败。如今的美国,难道也要重蹈覆辙?

特朗普对政府停摆的态度更让人疑惑。他曾公开表示,停摆有助于“清理冗员”,推行改革。但改革的代价,是让军人掏口袋,孩子挨饿?这种“政治手段化”的停摆,正在削弱美国政府的信任度,动摇社会稳定。
这一切看下来,有种错位感:国家机器在停摆,私人工程却在开工。白宫的草坪像极了一个缩影,映射出美利坚当前的资源分配与治理逻辑:权力优先,公共利益靠边站。
特朗普的“白宫长租计划”这场宴会厅风波,或许不仅仅是修个房子那么简单。对特朗普来说,这更像是一次“立碑”工程。作为地产商出身的总统,他对建筑有执念,更喜欢留下“看得见”的东西。特朗普大厦、特朗普高尔夫球场,这些都是他“留下印记”的方式。如今,他想把这种方式带进白宫。

但问题是,白宫不属于任何一个总统。它是国家的象征,是权力的中立载体。可当一位前总统用私人资金在白宫修永久性建筑时,这种象征性就被打破了。未来总统若要使用宴会厅,是否需要和特朗普团队“谈条件”?是否要“租场地”来接待外宾?这听起来像笑话,却有可能成为现实。
更进一步看,特朗普是否想通过这座宴会厅,在白宫“留下一只脚”?人可以离任,建筑还在,影响力也在。像老佛爷修园子,不为百姓国家,只为自己留名。这种操作,正在挑战美国政治传统中“人走茶凉”的交接原则。


美国政治极化与制度僵化的趋势,正催生出越来越多“私人化”与“资本化”的治理现象。宴会厅事件正是其中一个经典案例。它不单是特朗普个人的行为,更是整个制度在权力与责任之间失衡的缩影。
白宫的缺口,是制度的裂痕从神秘资金的来源,到政府停摆下的军队欠薪,再到特朗普可能“留下身影”的建筑计划,这不仅是一场关于建筑的争议,更是一场关于制度的拷问。
白宫东墙被扒开的那个大口子,远不只是个施工现场,它像是一道裂缝,撕开了美国政治的遮羞布。当公共空间可以被私人资本占据,当国家象征可以被个人意志重塑,当军人领不到工资,私人项目却如火如荼推进——这背后,是美利坚制度根基的动摇。

特朗普修宴会厅,不仅是在修房子,更是在测试美国制度的底线。而这场风波,已在历史上刻下了一道深深的印记。白宫的缺口,能补上;政治的裂缝,恐怕补起来没那么容易。
信息来源:特朗普大规模拆除白宫建筑: 挖掘机作业、工人除尘, 将斥资2亿美元改建8000平米宴会厅——九派新闻2025-10-2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白宫扒开大口子,特朗普2亿神秘资金修园子,美国也走到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