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上德州丨“一核三极多园” 集群效应凸显 德州打造“北方生物谷”新标杆
“我们正开发母乳寡糖、乳果糖、低甜糖醇等新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低糖、低热量选择。”10月14日,2025德州生物产业路演招商大会举行,山东百龙创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窦光朋在企业路演中直言,此次参会的核心目标是让山东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精准对接企业技术需求,“急需深化与科研机构合作,打通技术转化‘最后一公里’,让实验室技术更快变成货架产品。”在这场以“科技创新赋能 路演招商共振 塑造区域品牌”为主题的路演招商活动中,来自全国的重点生物企业、高校以及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华大基因作了新产品、新技术路演,12个重点合作项目集中签约。
生物产业贯通传统与未来,是决定区域竞争力的关键领域,这一产业在德州的热度持续攀升。近年来,德州聚焦生物制造、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医学工程、生物质能五大领域,以清晰布局、强劲创新和务实举措,推动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国际化迈进。
今年7月,生物产业被正式列为全市11条先进制造业标志性产业链之一,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纪钢担任链长,确立了“链长统筹、牵头部门主抓、领建园区主战、关联园区协同”的工作格局。
高起点编制《德州市生物产业规划(2025-2027)》,系统构建“一核引领、三极支撑、多园协同”的产业空间布局。即以禹城市为核心,齐河、乐陵、平原为三极,天衢新区、陵城区、临邑县等多园协同。
据德州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杨洪利介绍,目前,全市生物产业链规上企业达153家,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04亿元,产值过10亿元企业8家、过亿元企业41家,生物产业入选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产业规模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创新是生物产业突破 “卡脖子” 难题、抢占发展先机的核心驱动力。在创新平台建设上,德州成果丰硕:拥有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保龄宝功能性生物配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 18 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及山东省小麦精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豆生物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等 96 个省级创新平台。
同时,德州与中科院、山东大学、江南大学等 40 余家高校院所保持长期稳定合作,累计手握近 300 个生物制备发明专利,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企业层面的创新实践同样亮眼。赤藓糖醇是无糖饮料的主要配料,受到市场的普遍欢迎,是保龄宝的主打产品之一,在公司营业收入中,赤藓糖醇占比15%,出口额一度占全国的40%左右。早在2002年,保龄宝建设了国内第一条赤藓糖醇生产线,使赤藓糖醇在国内首次进入工业化生产,助力山东率先进军“无糖市场”的全球赛道。
“通过高转化率菌株的筛选和优化扩培,利用多级膜集成分离技术进行过滤提纯,并经浓缩、结晶等工序,我们得到了纯度99.5%以上的赤藓糖醇成品,产品应用场景拓展至功能食饮品、医药、特膳食品等多个方面。我们的发明专利有近百项,其中关于赤藓糖醇就有十几项。”公司副总经理李霞介绍。目前,保龄宝新建成的年产3万吨赤藓糖醇项目自投产以来一直保持满负荷运行,产品远销7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经过多年培育,德州已形成以生物制造、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医学工程、生物质能为主的五大产业板块,构建起链条完整、特色鲜明、协同并进的发展格局。“按照现有产业空间布局,各地聚焦细分领域避免同质化竞争,禹城重点发展生物制造,齐河侧重医疗器械,宁津主攻生物育种,每个区域都有‘拳头产品’。”杨洪利说。
为推动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德州以链长制为抓手,创新构建 “12345” 工作体系:聚焦 “德州生物,商机盎然” 一个品牌;建立常态化路演与成果转化两大机制;面向投资者、企业家、行业专家三类群体;覆盖技术、资本、市场、政策四个维度;实现 “产学研金服” 五大要素高效对接。
据德州市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科负责人许力元介绍,在服务保障上,德州建立重点项目服务保障集成改革工作机制,为项目落地提供全流程全方位支持;巩固 “研发在外地、转化在德州” 的 “科创飞地” 模式,8 月还召开全市生物产业发展研讨会,邀请保利中轻等央企专家团队现场指导。资本层面,德州主动对接远东宏信等金融机构,建立投贷联动机制,推动项目融资需求与金融资本精准匹配;同时探索设立生物产业专项基金,力争以生物产业链为突破口,打造产业链基金设立 “样板间”。此外,德州市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协会已成立,36 家生物产业体系企业及社会组织加入,标志着当地生物产业进入 “抱团发展、自律协同” 新阶段。
展望未来,杨洪利表示,德州将瞄准合成生物、基因细胞治疗、AI 制药等前沿赛道,布局建设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和中试基地,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同时在集群发展上持续发力,优化产业布局,深化靶向招商、产业链招商,引进引领性头部企业和重大项目,加快形成空间集聚、功能互补、链接紧密的产业集群生态,朝着千亿 “北方生物谷” 目标坚定前行。
(大众新闻记者 贺莹莹 通讯员 石秀秀 陈天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