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6 11:31

AI狂飙!巨头烧钱近千亿,2026美国经济是“支柱”还是“泡沫”?

最近总能听到“AI”这俩字母在耳边嗡嗡响?从硅谷到华尔街,再到咱们老百姓的饭桌上,人工智能这事儿是彻底火了。特别是美国那些科技巨头,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疯狂地往AI里砸钱。

你知道吗?短短一个季度,几家龙头公司在AI上的投入,就差不多接近千亿美元了,这比起三年前,直接翻了一番!像Meta、微软这些响当当的企业,都公开表示,明年还会继续加大投入。
这架势,搞得全球人民都盯着看:这股AI投资热潮,到底是能把美国经济这艘大船稳稳托住的“定海神针”,还是迟早要破裂的“海市蜃楼”?更要命的是,这场烧钱大戏,到了2026年,还能不能继续演下去?
说实话,要弄明白这事儿,咱们得先扒一扒这AI投资的真面目。过去咱们总觉得,美国经济能跑得这么欢,主要靠的是老百姓花钱消费,毕竟消费在他们的GDP里占了大头。可今年上半年,数据一出来,把不少人都惊呆了!AI相关的投资,竟然给经济增长贡献了整整1个百分点!这数字,几乎快赶上居民消费的贡献了。

更让你意想不到的是,AI现在简直成了股市的“发动机”!那些在AI上大把砸钱的巨头公司,它们的资本开支占了标普500指数的近三分之一,而这些公司的股价,从去年到现在,已经涨了将近四倍!你说说看,这钱砸得越猛,股价飞得越高,这巧合背后,藏着啥秘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根看似坚挺的“顶梁柱”啊,其实多少也掺了点“水分”。你想想,美国搞AI,得买各种高科技设备吧?服务器、芯片、各种精密仪器……可这些玩意儿,相当一部分得从国外进口。

这么一来,你看着是投资了,钱也花了,但扣掉进口这些设备的成本,再看看它对国内经济的实际拉动作用,你会发现,从去年开始,这AI投资反而有点拖经济后腿的意思。这就好比你开一家网红餐厅,看着每天排队的人山人海,营业额蹭蹭往上涨,但如果你买食材、请大厨的成本太高,扣除这些开销,最后到你口袋里的利润,可能还没你想象的那么丰厚。面子工程做得再好,里子也得过硬才行。
光砸钱可不够,关键得看这些钱,能不能真刀真枪地提升经济效率。这道理就像是农民伯伯给庄稼施肥,肥料撒得再多,也得看庄稼能不能增产、粮食能不能丰收啊。AI确实带来了一些变化,比如在数据处理、信息分析这些领域,效率那是肉眼可见地提高了,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速也比疫情前快了那么一丢丢。

但你要是把它跟上世纪90年代那场互联网革命相比,那差距可就大了去了。当年,互联网技术一爆发,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速直接冲到了3.1%的高位;而现在,AI折腾了三年,才爬到2.2%。
90年代那会儿,电脑设备的价格一年能跌掉25%,各种技术普及得飞快;而现在AI相关的设备成本,基本上没怎么降。更关键的是,AI投资占GDP的比重,到现在才增加了0.4个百分点,而上一轮科技革命可是增加了整整1.4个百分点!所以,直到今年年中,八成以上的情况是,美国仍然处在生产率“低速增长”的阶段,这说明AI这“肥”,效果还没完全显现呢。

既然效果还没完全爆发出来,那现在这股子投资热潮,难道是个大泡沫吗?咱们不妨把目光拉远一点,跟25年前的互联网泡沫做个对比,很多事儿就清楚了。你想想当年,有些公司压根儿就不赚钱,甚至亏得一塌糊涂,结果一上市股价就暴涨,那些头部企业的市值涨得比它们的利润快好几倍,完全是“画饼充饥”。
再看看现在这些在AI领域领跑的科技巨头,它们的市值上涨幅度,跟利润增长基本上是匹配的。它们的现金储备、利润率这些财务指标,也比当年那些“互联网新贵”健康得多。这就好比两家店,一家是靠宣传造势、玩概念吸引顾客,但实际上没啥真东西;另一家是有实打实的营收和利润做支撑,然后才不断扩大规模。哪个更靠谱,哪个风险更大,一眼就能看出来。

但你以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别天真了,风险这玩意儿,就像水下的暗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冒出来了。最直接的威胁就是,这些科技公司可能要面临“钱不够花”的窘境。你想,砸在AI上的钱越来越多,那企业的自由现金流自然就少了,为了维持这种高投入,它们就不得不更多地去借钱融资。
而且,现在这些企业的盈利超预期的幅度,正在逐渐收窄。万一未来利润增长跟不上,这继续烧钱的底气可就没了。还有一个更现实、更迫在眉睫的问题,那就是“电不够用”!2023年,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已经占了美国总用电量的4.4%,而到了2028年,这个数字可能飙升到12%!

如果电力基础设施跟不上,电价暴涨,甚至出现大面积停电,那可真是要卡住AI的脖子了。你想想,再牛的AI,没电还不是一堆废铁?
不过好在,宏观环境还在给AI投资“帮衬”着。像高盛这些金融大佬们预测,2026年美联储还会继续降息。咱们翻翻历史就知道,降息周期里,企业通常更愿意贷款扩张,投资热情也会更高。再加上美国政府的一些财政支持政策,比如《美丽大法案》,以及国际贸易摩擦压力有所缓解,这些都有助于经济复苏,也算是给AI投资打了一剂强心针。

所以说到底,2026年的AI投资,它既不是那种旱涝保收、稳赚不赔的饕餮盛宴,也绝不是那种一碰就碎、不堪一击的泡沫。它更像是一场需要“耐力”和“智慧”的马拉松。短期内,有降息、财政支持这些“顺风”可以借力,跑得或许会比较快;但长期来看,它必须跨越盈利增长乏力、电力短缺这些实实在在的障碍,最终还得用实实在在的生产率提升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而且,咱们也得警惕那些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事件”:地缘冲突升级导致油价暴涨、经济突然踩刹车失速、美联储突然又加息……这些任何一个变故,都可能瞬间打乱这场长跑的节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狂飙!巨头烧钱近千亿,2026美国经济是“支柱”还是“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