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7 16:28

大学教授提醒人工智能过速发展造成大量失业并非杞人忧天

2008年12月,笔者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短期班就学,在特别安排的专题讲座上,听过国家统计局一位总字头学者兼官员的学术演讲。
演讲者对超前发展机器人自动化取代人工颇有微词,他认为可以进行超前研究,但不宜过早推广普及,因为必须慎重考虑到一个人口与劳动力大国的实际情况。

笔者受到启发,也一直对有关机器和机器人取代人工劳动力的成果报道存有质疑。
时隔15年之后,看到网上又有学者提出:在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大国,要是人工智取代劳动力,后果堪忧。

这位学者指出:“不能因为我们提了智能,而伤害了人的智能,不能因为谈智造而丢了人的体能,如果是这样,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就会出问题”。
笔者附议。不可否认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性,也无法阻止人工智能的发展潜力,但也不能无视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挤压普通人生存的空间。

仅从网上披露的资料就可以看到问题的严重性,未来有24%的制造业、22%的零售业将被AI取代。
​​更夸张的是,编程、写作、翻译等职业被AI所替代的程度高达80%以上。到2030年,全球约15%劳动力可能面临岗位调整。

另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报告称:“AI将创造超过现有岗位120%的新职业。”世界经济论坛数据显示,未来5年全球将有9200万个岗位被AI替代,不知道这一数据是否包括中国在内。
有外国分析师已经谈AI色变:如果AGI能够完全取代人类劳动,很可能会导致工资暴跌。这绝对不是空穴来风,这两年大模型的发展已经导致部分岗位的收入缩水。未来随着大模型等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岗位受到冲击不言而喻。

笔者当然明白大势所趋并势不可挡,但看到网上报道的有关国内AI大热,研究以及教育领域的强力推进,不免心存疑虑。
且不说人口大国和劳动力大国的现实存在,也不去纠缠跟风之是非曲直。主要考虑的是不可忘记故存的大跃进传统,以及1年等于他国30年的经济发展速度之奇迹。

基于此,不知应不应该担忧AI研究、实用以及推广普及,是否也会承继传统,以超人速度发展实施,还以空前速度普及推广。
如果既成事实,不知其直接后果会造成多少人工废弃,亦即会有多少人失业难以估算。想来不寒而栗,但愿是杞人忧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学教授提醒人工智能过速发展造成大量失业并非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