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31 12:44

携号转网又现新趋势!移动老用户为何扎堆转网?3个原因戳中人心

昨天去电信营业厅办业务,当场看愣了:排队的人里一半是来携号转网的,一打听全是用了十年八年的移动老用户。有个大叔边填单子边吐槽:“用了12年舍不得换号,但实在扛不住移动的套路了!”

这场景太颠覆认知了——想当年移动靠信号好圈了一大批忠粉,手机号绑定着银行卡、微信、工作信息,谁愿折腾转网?可最近身边转电信的移动老用户真不少,跟5个刚转网的朋友聊完,总算摸清了底细,3个原因个个戳中痛点,普通用户最关心的全在这儿。

先给还没转网的朋友交个底:携号转网早不是新鲜事,但今年移动转电信的特别多,关键是“老用户忍够了”。我表弟用移动10年,上个月刚转电信,他的经历特典型:之前每月88元套餐只有20G流量,超了1G收10块,每月话费都超150元;转电信后99元套餐有60G高速流量,超了还不限量,通话分钟数翻了一倍,一个月直接省50多块。

为啥大家宁愿花半天时间跑营业厅,也要从移动转电信?核心就三个实在原因,全是用户天天要面对的问题。

第一个原因:电信套餐“实在”,移动老用户被“杀熟”伤透了。这是最戳人的一点,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移动老用户最头疼的就是“套餐贵、流量少”。我邻居张姐用移动家庭套餐,一家三口每月交199元,只有40G流量,第二年还偷偷涨到219元。后来发现电信129元的家庭套餐,80G流量+1500分钟通话,能绑3张副卡,价格两年不涨价,转网后每月直接省70元。

更气人的是“隐形消费”。有个朋友晒出话费单:套餐费168元,套餐外流量费135元,增值业务费9元,每月花三百多居然只有20G流量。直到听同事说电信39元套餐有215G流量,才知道自己被“杀熟”了,立马决定转网。

电信的套餐就直白多了。我表哥转电信后用的99元套餐,60G全国流量里40G是高速的,超了也只是限速不限量,还送1000分钟通话。之前他用移动128元套餐才30G流量,超了1G收5元,每月额外花二三十,现在一年能省700多,“同样花钱,电信给的实在太多”。

第二个原因:电信信号“逆袭”,移动的“老优势”没了。以前选移动,大多是奔着“信号好”去的,可现在早不是这样了。

农村的朋友感触最深。我老家在山区,之前回去用移动号,刷视频一卡一卡,接电话还掉线。我叔叔把用了10年的移动号转电信后,不管是院子里还是菜园里,信号都是满格,视频通话全程流畅,就连山上放牛接电话都清清楚楚。

经常出差的更有发言权。做销售的老周之前用移动号,坐高铁进隧道就没信号,客户电话接不通,工作都受影响。转网电信后发现,就算在隧道里信号也稳定,高速上的网速比之前快一倍,“现在出差路上再也不用担心断网误事了”。

这不是巧合,这些年电信一直在加大基站建设,城市、农村、高速、山区的覆盖全跟上了,移动的信号优势慢慢没了,自然留不住人。

第三个原因:电信服务“省心”,移动的“套路”太磨人。办业务怕排队、找客服怕绕圈,这俩坑移动老用户踩得太多了。

移动的“挽留套路”能把人逼疯。有用户说,自己明确要转网,客服一会说降资费送流量,一会说48小时专人办理,结果反复接到10多个电话,每个都要重新说一遍诉求,折腾了一个月还没办成。想去营业厅办?不管啥时候去都要排一两个小时队,办个套餐变更能耗一下午。

电信的服务就简单多了。我朋友小李转网后想换套餐,在电信App上5分钟就搞定,还能看实时进度。有次手机没信号,打客服几分钟就接通人工,指导着很快就恢复了。老年用户更受用,电信工作人员会主动教怎么查话费、查流量,客服说话也通俗易懂,不用怕听不懂。

其实转网的流程特简单,就三步:先给移动发“CXXZ#姓名#身份证号”查转网资格,解除合约、缴清欠费;再发“SQXZ#姓名#身份证号”申请授权码;最后带着身份证去电信营业厅,10分钟就能办好,手机号、联系人、绑定的APP全不受影响。

但也得提醒大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转电信,这3点得提前想清楚:

- 看居住地信号:要是住在特别偏远的地方,先找周边转了网的人问问,或者用朋友的电信手机试试信号,别盲目跟风。
- 算清楚合约期:移动号要是绑了宽带、送了手机,得看合约到期没,没到期转网可能要赔违约金,不划算。
- 对比长期套餐:别只看眼前便宜,电信的套餐有没有隐藏条款、后期会不会涨价,都要问清楚,最好找能稳定两年以上的套餐。

说到底,大家转网不是不爱移动,而是“用得不舒服”。携号转网政策本来就是让用户有得选,谁的套餐实在、信号好、服务贴心,大家就用谁的。移动作为老牌运营商,要是再不改改“杀熟”和“套路”,只会走更多老用户。

我表弟转网后说得特实在:“手机号用了10年有感情,但钱要花得值啊!电信给的流量多、服务好,为啥不转?”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是移动老用户吗?有没有被套餐贵、信号差、服务磨人的问题困扰过?你觉得三大运营商里,现在哪家最实在?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文章声明:本文仅基于用户实际体验及公开信息整理解读,不同地区运营商套餐、信号及服务可能存在差异,转网建议结合自身需求咨询当地营业厅,本文不构成任何决策建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携号转网又现新趋势!移动老用户为何扎堆转网?3个原因戳中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