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博士带队!成本降8倍,FireworksAI获2.5亿瞄准开发者痛点
10月28号,美国有家叫FireworksAI的公司爆料,完成2.5亿美元C轮融资,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17.75亿。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它的估值直接冲到40亿美元,比去年的5亿翻了7倍还多。
现在AI圈融资不算新鲜事,但一年能把估值翻这么多倍,还是挺少见的,这公司到底有啥门道?
先说说这笔融资的细节。
本来想只提提融资额就完了,后来发现这轮钱的结构还挺特别,分了两部分:2.3亿美元是一级市场融资,2000万美元是二级市场融资。
投资方也都是熟面孔,光速创投、IndexVentures这些领投,红杉资本、英伟达、AMD还接着跟投。
要知道,英伟达之前就投过它,能让这些巨头连续掏钱,说明这公司的方向肯定没跑偏,至少在行业里是被认可的。
聊完钱,就得说说背后的人了。
这公司2022年才成立,老板是乔琳,以前在Meta当高级工程总监,手下管过300多个工程师,算下来有24年行业经验。
更有意思的是,团队里有3个华人,乔琳自己是复旦本硕,还拿了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博士,另外两个联合创始人,一个是前Meta软件工程师BennyChen,一个是前谷歌高级软件工程师ChenyuZhao。
现在AI创业拼的就是团队,前Meta的人搞开源模型,本身就有技术底子,再加上华人成员的学术背景,这起点确实比不少初创公司高。
融资加团队双buff,FireworksAI的“起跑线”为啥这么顺?
乔琳在Meta的时候,干了件挺关键的事,领导PyTorch在Meta数据中心、手机还有AR/VR设备上的开发和部署。
这PyTorch现在可是主流的深度学习框架,很多AI公司都靠它干活。
所以她出来创业,直接就盯着AI推理的核心痛点,计算成本太高、效率太低,想把控制权还给开发者。
本来想,初创公司可能先从中小客户做起,结果人家一上来就服务三星、Uber这些大公司,年化收入都超2.8亿美元了。
很显然,这团队的资源和技术,帮他们快速打开了市场。
拿到新钱后,他们的计划也很明确:招150多个人,覆盖AI研究、工程、产品还有销售,另外还得买驱动AI模型的GPU。
要知道,他们每天要处理超10万亿个token,服务1万多家企业客户,不添人添设备,怕是扛不住这么大的需求。
并非明智之举,所以这笔钱花在这上面,还算实在,没瞎折腾。
聊完人和钱,咱得说说这公司到底是做啥的。
它不自己造服务器硬件,而是用云端GPU集群搭基础设施,然后通过API给开发者提供服务,帮他们运行和定制开源模型。
这种轻资产模式挺聪明,不用砸重金搞硬件研发,把精力放在优化服务上,对初创公司来说,能少走不少弯路,还能快速调整方向。
性能提40倍还降价!FireworksAI凭啥吸引三星Uber?
他们最拿得出手的就是那个超高速推理引擎,官网说性能比其他服务商高40倍,成本还能降8倍。
本来想,这数据会不会有点水分,后来看Cursor的首席产品官说,用他们的服务实现了FastApply和Copilot加加模型的高性能运行,比评估过的其他竞争对手都好,还帮着做了任务加速和新架构。
Cursor也是做AI的,能被同行这么夸,说明这性能是真的有东西,不是吹出来的。
另外,他们支持的开源模型也多,足足几百种,文本、图像、音频还有多模态的都涵盖了,还能做模型微调、强化学习和评估。
开发者用起来选择多,不用再到处找模型,省了不少事。
定价也灵活,无服务器推理、模型微调定制、按需部署GPU都有,不像有些服务商,套餐死贵还不灵活,开发者用着心疼钱。
他们这么搞,明显是想拉更多开发者进来,毕竟现在AI推理赛道,得开发者者得天下。
不过话说回来,这赛道也不是没挑战。
光速创投的合伙人说,推理市场头三年从0涨到50亿美元,蛋糕是大,但抢的人也多。
亚马逊、谷歌、微软这些巨头都在搞推理芯片,还有Groq、Cerebras这些创企也在分市场。
更何况,很多企业还不敢轻易用这种平台,因为需要定制化的AI工程支持,而Gartner的分析师说,现在大概80%的企业还没达到这高级AI工程化阶段,要么缺技术要么缺人。
搞不清为啥有些企业宁愿自己扛着成本,也不试试这些平台,后来想了想,可能还是怕麻烦,毕竟技术对接不是小事。
FireworksAI的崛起,其实反映了AI推理的一个趋势,从拼算力到拼效率和定制化。
它不跟巨头比硬件,而是盯着开发者的痛点,帮他们降本增效,这路走对了。
但未来能不能稳住,还得看两点:一是能不能持续优化技术,保持性能优势;二是能不能帮更多企业解决技术门槛问题,让他们敢用、会用。
FireworksAI这2.5亿C轮融资,不仅是它自己的里程碑,也让大家看到AI推理赛道的潜力。
从团队到业务模式,它确实有自己的过人之处,但面对巨头竞争和企业门槛,挑战也不小。
未来这赛道会怎么变,咱还得接着看,但至少现在,这家有华人团队参与的公司,给AI推理圈带来了不少新东西,值得关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