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戴眼镜的3D电影?乔科黑科技让观影体验直接升级天花板
看过3D电影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戴上特制眼镜,
银幕上的人和物仿佛跳出画面,
立体逼真。
但如果不戴眼镜,
是否也能享受这样的
沉浸视觉效果?
近日,在高邮城南新区的江苏乔科科技有限公司展厅里,一块屏幕让参观者连连称奇——无需辅助眼镜,屏幕中的机器人、高邮双黄蛋、矿泉水瓶便栩栩如生地“悬浮”于空中,立体感十足。“实现这样逼真立体效果的关键,在于我们自主研发的MiniLED屏幕。”乔科科技董事长蔡安华介绍。
为揭示技术细节,
蔡安华现场演示了模块拆卸。
他用专用吸盘轻附屏幕,
稍一用力,“咔嗒”一声,
一块巴掌大的屏幕模块被取下,
原本生动的画面随之消失。
这块尺寸为
168.75毫米×300毫米的模块,
正是MiniLED。
“别看它小,在这方寸之间,我们集成了超过10万颗微米级MiniLED发光芯片,每一颗都精确定位,实现像素级控光。”蔡安华继续解释色彩呈现原理:“通过独立驱动和精准调控红、蓝、绿三基色LED,我们实现了超过10亿色的显色能力,画面层次过渡自然,色彩真实饱满。”
“整个屏幕由多个这样的标准化模块无缝拼接而成。模块化设计不仅保证了画面整体一致性,也极大方便了安装与后期维护。” 蔡安华将整块屏幕比作“积木拼图”:“我们在家中或者电影院里,将一块块MiniLED板子拼接成一块大屏幕,裸眼就能欣赏3D大片。”
“除了裸眼3D,MiniLED正快速进入家庭影院、指挥中心、商业展厅、会议系统等高端场景。值得一提的是,全国已有数百家影院将传统银幕升级为MiniLED大屏。它不仅色彩更鲜艳、对比度更高,而且屏体坚固、表面耐刮擦,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显著提升。”蔡安华补充说道。
如此先进的屏幕
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在乔科科技的MiniLED无尘车间里,两百多台自动化设备有序运转,只有二十余名身着防尘服的技术人员在产线间巡视。
“以固晶生产线为例,一条30米长的产线只需1到2人值守,仅在设备报警时介入处理,其余流程全部由机器自动完成。”蔡安华介绍,一块MiniLED屏幕的制造需经过胀缩、分选、USC、真空等离子清洗等十余道精密工序,全程依赖高精度设备保障品质。
“目前MiniLED市场仍是一片蓝海,我们月产能达两千平方米,仍远远不能满足订单需求。”蔡安华表示,“技术的领先,正不断转化为市场的认可。”
采访接近尾声时,蔡安华分享了一个质量验证案例。一位客户同时采购了乔科科技与另外两家厂商的MiniLED产品,并在85℃高温环境下进行极限测试。结果显示,只有乔科的产品在高温堆压条件下未出现任何溢胶,其他两家产品则在边缘出现明显胶水渗出。
“尽管这种极端使用环境非常罕见,但我们始终坚持对工艺精益求精。”蔡安华说,“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把控好每一个制造环节,才能确保产品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保持完美状态,这是我们立足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记者手记
当机器人、一枚双黄蛋,甚至一个普通的矿泉水瓶,都无需任何累赘的眼镜便能跃然眼前时,显示技术的革命,便从专业的影院、实验室,真正走向了我们的客厅、办公室。
这块屏幕所承载的,将不仅是影像,而是我们与世界交互的全新方式——教育、医疗、娱乐,生活的每一个舞台,都将被这束立体之光重新照亮。
而更令人动容的是,缔造这场革命的,并非人海战术。在无尘车间里,我看到的是智能制造的静默力量。寥寥数人,与数百台精密设备共舞,将十万颗微米级的“星辰”精准排布。这背后,是技术正将人类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去从事更具创造性的工作。科技,归根结底是为了让人生活得更从容、更富想象力。
来源:扬州发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