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1-4 02:09

芯片大反攻!新凯来,到底有多牛?

它是中国最神秘的公司,也是中国半导体的秘密集结号,更是一张扭转乾坤的超级王牌。
它就是新凯来。
10月15号,深圳芯片展上,这家深圳国资委全资控股的芯片设备公司,发布了两个重磅产品。
一个是EDA芯片设计软件,开发周期缩短40%,产品性能提升30%,直接打脸懂王断供所有软件的威胁。
另一个是硬件,万里眼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外号“芯片显微镜”,把国产性能上限拉高五倍,7纳米以下必备,最高支持3纳米,打破了70年的封锁。
这两样都是严重卡脖子的重大技术,还在一天里密集对外公布,这要放在以前,必定是每个都要头版头条大曝光,但因为最期待的光刻机依旧云山雾罩,不免让不少人感到有些失望,可外媒都已经确认了,为什么我们国内媒体的报道还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呢。
另一方面,两个辅助都这么顶级了,真正的主角还差得了吗?
新凯来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它到底在做什么?
先说结论:新凯来的意义绝不止于光刻机,它不只是关键设备的国产化突围,很可能还有自台积电创立代工模式以来,全球半导体分工最深刻的重构。因为到最后,你会发现,就算没有美国挑衅,我们迟早也得彻底管死稀土。
今年3月28号上海芯片展之前,新凯来还默默无闻,没想到初次亮相就一口气展示了从晶圆制造到封装,总共六大类合计31款装备,性能覆盖28到5纳米芯片制程,就只差一个光刻机了。
什么概念?
原本需要十几个国家、上百家供应商协同完成的供应链,竟然被一家初创公司给差点包圆了,产品都以名山命名,比如武夷山刻蚀机、阿里山镀膜机,还有普陀山、岳麓山、沂蒙山等等。
这种风格是不是很熟悉?
没错,就是把山海经当产品家谱的华为。
2012年,华为成立星光工程部,专门做技术研究,不需要赚钱,后来开始做芯片检测相关设备,一直是行业小透明。
直到2021年,华为被极限施压,国产芯片行业,一片死寂。
谁也没注意,此时已经有数千研究人员的星光工程部消失了,同年七月,深圳国资委旗下投资平台控股的新凯来成立了,以华为集团军式的研究战法,集结深圳乃至全国资源,全链路攻关芯片生产设备。

四年来,他们官网空白、媒体无视、招聘只在业内流传,连厂房外墙都是整片黑色,看似销声匿迹,其实像极了刘慈欣小说里的量子幽灵部队,连自己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只为有朝一日能扭转乾坤。
如今,全世界都没料到,一个在半导体领域里只能当配角的检测设备厂商,居然以完全自主可控的方式,从无到有,建起了整条先进芯片设备产业链,震惊了所有人。
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呢?我们可以参考下阿斯麦。
60多年前,阿斯麦也只是飞利浦的边缘研究所,也是不需要考虑赚钱,手上有很多精准测量的技术专利,但对飞利浦没什么用处,却踩中了摩尔定律的趋势,主打高精度光刻机。
早期阿斯麦产品非常粗糙,根本没人买,差点就破产了,等到80年代,芯片精度已经难住大部分对手,阿斯麦才自立门户,然后与台积电合作建厂,一个研制光刻机一个负责搞代工,不得罪各方大佬,然后把各国供应商和大客户拉入自己的阵营,相互持股,绑在一条绳子上,不断汇集全球顶级技术。
所以阿斯麦的强大,得益于利用自身优势整合各国上、下游产业链,就连极紫外技术都是外购美国的,其他部件来自各国上千家公司,看似是一家公司,实则是一个高端科技产业的大联盟。
现在,芯片快接近1纳米的物理极限,新凯来要挑战阿斯麦这样一个大联盟,凭什么呢?
凭的就是对芯片工艺精度与产品细节的把控。
新凯来是做芯片检测设备起家的,对芯片制造的上百种设备上千个工序有着细微深度的理解。因为每一轮工序可能就需要好几次晶圆检测,才能保证良品率。
它的宣传片就非常自豪的说,设备可以在几百亿个晶体管里发现纳米级缺陷,精细度和灵敏度相当于在上海市精准找到一粒沙子,从而保证每一个工序都有99.98%的良率,最后达成全流程80%的良率,产品才有市场竞争力,才能继续迭代。
所以他们太懂芯片难点、太懂工艺问题出在哪儿。不难想象,由新凯来主导半导体设备和光刻机研发,就相当于考官拿着标准答案,反过来,找符合要求的技术,比一切全靠摸索的要更加迅速高效,不容易走弯路。
但全球做芯片检测的企业那么多,也没有第二个阿斯麦,为什么呢?
答案是,你得有资格组建产业联盟,而且要看身后站的是什么人,你才能组成什么级别的产业联盟。
这就要谈谈新凯来公开宣传片里,提到的一个杀手锏,等离子体AI仿真模拟软件。新凯来宣传片说,等离子体贯穿了大部分芯片关键工艺,它的分布与能量的精准控制对工艺结果至关重要。
比如极紫外光刻机的光源,就是通过激光打击等离子体形成的。
有了等离子体仿真软件,就可以构建高精度的虚拟腔室,为设备设计提供仿真环境,模拟等离子体的能量控制和分布,不断试错,大大加速了芯片设备和光刻机的高端研发突围。
但仿真软件不稀奇,各行各业都有,关键新凯来仿的是等离子体。什么概念呢?就是“可控核聚变级别”。
等离子体是物质存在形式——固体液体气体之外的第四态,主要研究手段就是进行可控核聚变实验。合肥中科院的等离子所就是研究可控核聚变的。
为什么现在中国可控核聚变的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就是以前做了大量可控核聚变点火实验,积累了足够多的等离子体数据,然后训练AI进行仿真模拟,大大加快了可控核聚变的进度,甚至开始反向推导等离子体的力学规律,让模拟越来越精准。
至于新凯来的等离子体仿真模拟技术源头从哪来的?我们也不敢说,也不敢问,反正搞定了等离子体AI模拟,就能加快高端芯片突围,获得更强大的算力,反过来又推动可控核聚变研究,是两个关键领域左脚踩右脚的一起爆发。
从这个角度来看,新凯来看似是初创科技公司,实则相当举国体制,想要什么顶级资源,哪怕是可控核聚变相关的技术,也能得到全力支持。
那么新凯来能够用好这些资源吗?这就不得不提新凯来的华为基因了。比如,新凯来一开始就甩出六大类全流程31种设备。
这种体系化的打法,就非常华为。搞通讯,做手机,还有做鸿蒙智行,都是这样,从电机电控还有电池管理,到辅助驾驶系统,也是体系化一整套全包。这种打法极其顽强,一个打七个,硬扛美国制裁。
新凯来也一样,第一次亮相就摆出了几乎全套芯片设备,一出手就知道你师承何门何派。
只不过,华为的确只能自己做,而新凯来背靠深圳国资委,八大子公司,集合全国六座主要城市半导体研发力量,深圳总部负责设备总装和半导体量检测,北京汇聚人才优势和政策资源;上海有中国最成熟的半导体产业生态。武汉聚焦光学、光电、软件算法,长春是光刻技术国家队所在,珠海负责精密机械、静电卡盘、真空部件等。
这根本不是一家公司在战斗,而是通过控股、参股的方式,组建了一个覆盖设备整机、光学系统、量检测、核心零部件、区域运营的“集团军”。
这种布局类似阿斯麦,是一个半导体设备产业“联盟”,但背靠中国工业体系,综合化程度远超阿斯麦,全流程覆盖,软硬件全包,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一个体系化输出芯片制造设备方案的企业,就好像华为鸿蒙智行帮传统车企造车一样,帮你定制化一个先进制程芯片流水线出来,直接威胁颠覆已经被台积电阿斯麦联盟统治三十多年的芯片代工模式。
要知道,台积电现在可是以一己之力,支撑起了美股几十万亿AI市值泡沫,从英伟达到苹果到特斯拉,顶级芯片现在全离不开它。
更重要的是,这是四十年来,欧美日韩半导体战争的结果,才让中国台湾和荷兰两个边缘角色拿到最关键的两个节点,其他人谁也别想一家独大。
但问题也很明显,中国台湾和荷兰都太小了,极度依赖全球化分工,还得搭配上千家地方配套企业,外加数万工程师去拼了命的优化,甚至要停半个小岛的电保供应,才能够把先进制程,推进到3纳米、2纳米。
可代价就是,整个万国牌系统太复杂太庞大了,制程越先进,产线越难复制,特朗普恩威并施想搬到美国亚利桑那,好几年了还是举步维艰,有次甚至被一种日本特殊塑料阀门和管道给卡脖子,台积电德国的工厂又被各种化学品短缺困扰,这还没考虑这次的我们的稀土管制。

总之,就算有了极紫外光刻机,也搞不定先进制程芯片生产,否则三星英特尔也不会坐视台积电一家独大,结果就是全球顶级AI芯片产能永远也不可能敞开供应。
新凯来第一次亮相后,有人问台积电前研发负责人,浸润式光刻机发明者林本坚,中国大陆能不能超过台积电,他就说我们干得太辛苦,大陆完全可以换一个思路。
怎么理解呢?
现在建芯片厂都照搬台积电经验,但坐拥人类最庞大的工业体系和最关键的稀土供应,中国大陆为什么要分工,让别人制衡?
新凯来完全可以集中全国资源,发动举国之力,围绕自家全套芯片设备打造一个芯片生产整体解决方案,比不同国家组成的产线和供应链更容易标准化更容易批量复制。
试想一下,以前某地想投资建高端芯片厂,需要从欧美日韩十几个国家上百个设备原料厂家打交道,以后,下完单只给包给新凯来就好了,从头到尾给你整合调试到最优的状态,芯片厂要做的就是集中全力攻关制程良率和产能。 可以想象,未来中国完全可以批量建设中芯国际台积电级别的芯片厂,海量供应高性能算力芯片,彻底打破欧美顶级资本对人工智能的垄断和炒作。
反正中国有足够的能源电力、半导体稀土,规模效应下,曾经单价十万二十万顶级AI芯片价格壁垒就会土崩瓦解,成为像水电燃气一样的普惠资源,才能把大几万的英伟达个人AI电脑变成千元手机一样的存在,就像曾经的大哥大走下神坛进入千家万户一样。
这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时代。
为什么现在AI找不到消费场景?很简单,智能手机好几万一台,流量一个G几百块,安卓苹果系统再精妙也没有用。
就算没有美国挑衅,我们迟早也得彻底管死稀土,甚至就是借机会也要把稀土彻底管控起来,因为新凯来上下一把抓的打包模式的出现,意味着将来中国对稀土的需求超乎想象。
就比如添加在抛光液里,可以让晶圆实现原子级别的平整,要知道,芯片的结构不是平面,有十几层到数百层的复杂结构,放大来看跟无数摩天大楼一样,里面每一层楼板都需要抛光到原子级别,但凡出现微小误差,叠个十几层之后,整个芯片结构就可能废了。

可想而知,将来中国半导体对稀土的消耗量注定难以想象,重要性类似房地产经济时代的钢筋水泥。所以实在是不好意思,以后稀土我们自己都不够,更不可能给你们几十万亿美元的市值泡沫背书了。
所以说,新凯来的出现,早已不是国产替代的简单复制,也不只是你来我往的制裁博弈,而是人类半导体产业,自张忠谋成立台积电,创立代工模式三十年以来,又一次颠覆性的变革。
有这样极致理论、极致工程、极致市场、极致的投入,还有全球最强大的电力系统和稀土管制这张王牌,我们还需要担心国内euv光刻机或者更先进的方案做不出来吗?
芯世界,新选择,新凯来,中国AI的黄金时代,来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芯片大反攻!新凯来,到底有多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