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1-5 14:24

美国机场突破2万座!我国却不到1千,为何我国机场数量这么少?

美国机场突破2万座!我国却不到1千,连人家的零头都够不上,为何我国机场数量这么少?
更让人费解的是,GDP常年稳居全国前十的苏州,身为长三角核心城市居然连一座自己的机场都没有。是我们建不起,还是另有隐情?



这事儿得从一百多年前说起。1904年中国有了第一座机场——北京南苑机场,但那时候就是块光秃秃的空地,连正经跑道都没有,主要用来给清军练飞艇,飞机起降全看老天爷脸色。

可美国那时候已经把机场玩明白了,同年建的民用机场不仅有规范跑道,还开通了定期航班,甚至能买往返票,航空运输的架子早搭起来了。

真正拉开差距的是二战时期。美国本土没挨过炮弹,借着打仗的劲儿疯狂建机场,一万多个军用机场跟下饺子似的冒出来,很多还是当地村民和企业一起帮忙修的。仗打完了,这些机场稍微拾掇拾掇就能改民用,等于白捡了一大笔家底。

咱这边就难多了,南苑机场在抗战中被炸得稀巴烂,建国前全国像样的机场也就十几个,还全扎堆在大城市。

那时候国家得先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优先修能运粮食、拉煤炭的铁路,机场建设只能往后排,这一步慢下来,差距就差了几十年。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咱有钱有技术了,怎么不多建点?”



这就得算一笔出行明白账了。我们国家人太密了,尤其是东部,城市跟串珠子似的连在一起。比如长三角的上海、杭州、南京,两两之间最远也就300多公里,高铁1-2小时准到,比坐飞机省事儿多了。

美国就不一样了,中西部全是大平原和荒漠,两个镇子之间隔几百公里是常事儿,开车得耗大半天。

对他们来说,飞机不是高端出行,而是跟咱的高铁似的,是日常代步工具。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很多私人机场是农场主自己修的,拉着农产品去集市、接送家人,都靠小飞机,这在咱这儿根本没必要。

还有个绕不开的坎:天上的“路”不好走。我们国家的空域管得严,很多地方是军事禁区或者生态保护区,民用飞机得绕着走。很多地方想建小型机场,光航线审批就得等一两年,最后算下来运营成本太高,干脆就放弃了。

再来说说苏州为什么不建机场。从苏州到上海虹桥机场,高铁25分钟;从苏州到无锡硕放机场,开车20分钟。周边这俩机场,早就把苏州80%的航空需求给包了。



而且建一座机场得花几百亿,占几千亩地,苏州把这笔钱投进了工业园和古镇修复,去年光外贸和旅游就多赚了好几百亿,比建机场划算多了。

现在苏州还有直升机“摆渡车”,半小时就能飞虹桥,比自己开车还方便。

说到底,中国的机场总数虽然不及美国,但中国选择的是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构建高铁和机场相结合的综合交通网。

机场数量不是唯一标准,重要的是让人们出行更便捷。在这场交通变革中,中国正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国机场突破2万座!我国却不到1千,为何我国机场数量这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