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1-5 19:04

全国首台普洱茶拣剔机器人在勐海茶厂成熟应用 产业智能化再提速

11月1日,勐海茶厂传来喜讯:“机器人计划” 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全国首台普洱茶拣剔机器人实现实验线成熟应用,普洱茶产业智能化、自动化发展再上新台阶。

走进备料车间,记者看到智能拣剔实验线正在高速而稳健地运转。普洱毛茶均匀地铺展在传送带上运送,视觉和红外线光谱识别技术宛如敏锐的 “侦察兵”,迅速开启工作模式。这些先进技术能够精准捕捉普洱毛茶中细微的杂质,毛发、小石子、木棍等杂物都难以遁形。当杂质被精准识别后,机械手便开始大展身手,迅速而准确地抓取各种异物。在短短几分钟内,原本混杂在普洱毛茶中的杂质就被一一拣剔出去,大量洁净的毛茶则顺利进入下一个生产环节,整个过程一气呵成,高效而有序。

走进备料车间,记者看到智能拣剔实验线正在高速而稳健地运转。普洱毛茶均匀地铺展在传送带上运送,视觉和红外线光谱识别技术宛如敏锐的 “侦察兵”,迅速开启工作模式。这些先进技术能够精准捕捉普洱毛茶中细微的杂质,毛发、小石子、木棍等杂物都难以遁形。当杂质被精准识别后,机械手便开始大展身手,迅速而准确地抓取各种异物。在短短几分钟内,原本混杂在普洱毛茶中的杂质就被一一拣剔出去,大量洁净的毛茶则顺利进入下一个生产环节,整个过程一气呵成,高效而有序。

拣剔生产线过去,这条生产线需要4名工人全神贯注地操作,才能确保生产流程顺利进行。如今,随着智能拣剔实验线的投入使用,仅需 1 名工人便能轻松驾驭。这一显著变化,不仅极大地节省了人力成本,更彰显了科技在提升生产效率方面的强大力量。正在忙碌的工人刘志斌感慨地说:“这台设备主要是利用红外线识别肉眼看不到的杂质,再通过智能拣剔手把杂质拣剔出去,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还保证了茶叶品质。”

人工加机器拣剔智能拣剔实验线的成功应用,背后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支撑。这一生产线运用了光谱视觉识别技术和高度集成系统,实现了全程智能化控制和自动化运行,其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该生产线自2024年开始试运行,于2025年5月正式投入生产。经过一年多的稳定运行,目前生产线已处于成熟应用阶段。如今,这条智能拣剔生产线已成为勐海茶厂生产线上的 “明星设备”,为普洱茶的高效生产和品质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

勐海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袁国霞介绍,在过去的生产过程中,拣剔环节一直是制约产能提升的关键瓶颈。毛茶生产受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掺入各类杂质,而这些杂质的去除,以往主要依赖人工操作。为了突破这一发展瓶颈,勐海茶厂于2023年与广州光信科技有限公司展开深度合作。双方利用视觉 + 光谱的先进技术,共同研发出一条智能拣剔实验线。一年多来,该实验生产线杂质拣出率达到100%,效率是人工的3倍。这一显著成果,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的产能瓶颈问题,更为普洱茶产业的高效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大益集团自2010年提出工业化战略以来,勐海茶厂便踏上了大规模技术改造的征程。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劳动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成功实现了工业化2.0的目标,完成了从传统生产模式向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初步转型。如今,大益集团明确提出工业化3.0的发展目标,将目光聚焦于 “机器人计划” 及 “第三代发酵车间建设” 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重点项目。目前,自动压饼生产线、饼茶自动包装中试线2个重点项目均已实施落地。
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勐海茶厂积极践行 “科技赋能” 理念,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与普洱茶生产深度融合。企业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加强科技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开展智能拣剔工艺及设备、机器人自动压饼、数字化集群烘房和饼茶自动包饼等先进技术装备研究,进一步融合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赋予制造系统自主决策、灵活调整的能力,实现更高层次的优化与创新,引领普洱茶产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迈进。
来源:西双版纳发布
编辑:梓辰
云南省昆明市新闻热线请联系赵主任:17800293793(微信同号)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9819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 15524682485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0416-308692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国首台普洱茶拣剔机器人在勐海茶厂成熟应用 产业智能化再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