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1-7 02:14

大反转,比尔·盖茨不幸言中,荷兰ASML的光刻机真卖不动了

2025 年 10 月,一份来自荷兰的财报让半导体圈炸了锅。
ASML 公开承认,预计 2026 年起对中国大陆的销售额将大幅回落。这家曾被誉为欧洲最后的科技堡垒的光刻机巨头,似乎终于感受到了技术封锁带来的反噬。
比尔・盖茨曾说,封锁中国科技,只会逼出一个更强的对手。没人想到,这句话来得这么快,也这么准。

光刻机热销退烧,ASML 踩下了刹车时间倒回到 2024 年,ASML 的日子看起来还挺滋润。
中国大陆厂商在买不了的预期下,开启了疯狂扫货模式,DUV 深紫外光刻机一台接一台地往国内搬。那年,中国大陆贡献了 ASML 全球营收的 36%,足足 101.95 亿欧元,成了当之无愧的第一大买家。
哪怕 EUV 极紫外设备早就被美国锁死,中国厂商依旧在能买的范围内下足了订单,毕竟先囤着总比将来被卡脖子强。
可热潮来得快,冷却也没客气。进入 2025 年,ASML 的订单曲线突然转头向下。

这可不是中国不缺机器了,而是中国不再那么依赖它了,人家自己的家伙事儿要登场了。
1 月,美国对 AI 芯片和高端制造设备的出口限制再度升级,荷兰政府在美国压力下,也开始收紧 DUV 设备出口许可,审批流程拖得老长。
就在这节骨眼上,上海微电子悄悄宣布,国产 28nm 光刻机进入量产测试阶段。国内媒体倒是沉得住气没咋声张,海外同行先炸了锅,毕竟这意味着 ASML 的垄断地位要被撬动了。
一个月后,ASML 的股价直接下挫 4%,资本市场用脚投票的态度很明确。到了 10 月,ASML 的 CEO 傅恪礼终于不再嘴硬,坦承中国市场需求下滑已成趋势,2026 年的销售预期得下调。

要知道,ASML2025 年还计划扩建北京的回收与维修中心,显然是想进一步扎根中国市场,这下预期突然反转,着实有点尴尬。
这个卖不动的背后,藏着一场从封锁到突围的科技大转向。
盖茨早就说了,封锁中国没有好果子吃要说谁最早看穿这局棋,恐怕不是学者,也不是政客,而是比尔・盖茨。
这位技术老炮多次在公开场合提醒,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可能在短期内奏效,但从长期看,只会激励中国加速自主研发,最终让西方产业链遭殃。
如今再看 ASML 的困局,这句话听起来不再像警告,更像一份实实在在的战损报告。

过去五年,美国和盟国在半导体制造设备上的围堵战术堪称严苛。从 EUV 禁售到 DUV 审批卡脖子,从光刻机封锁到芯片设计规则设限,目标很明确,就是不让中国掌握高端制造能力。
可现实偏不按他们的剧本走,中国企业哪有那么容易被按下暂停键。2024 年数据显示,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额下降 28%,国产设备市占率反倒逆势突破 40%,硬生生在封锁墙下凿出了口子。
在买不了的压力下,中国反而被逼着造得出了。除了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射频电源这些核心环节,也陆续被国产替代。
就拿刻蚀机来说,中微公司的 5nm 刻蚀机早就进入台积电生产线,性能一点不输给国外产品。

湾芯展现场更像是一场大型技术答辩会,从材料到设备,从前道到封装,中国厂商拿出了一份份不算完美但极具野心的答卷。技术确实还没到顶,但突围的路线已经看得清清楚楚。
而 ASML 的处境,正是这种清晰路线带来的代价。过去的稳定需求,如今看来更像是透支增长。
2024 年中国厂商集中下单,其实是备货而非真正的需求扩张,就像家里囤粮,囤够了自然就不买了。
到了 2025 年,国内替代开始落地,采购节奏自然慢了下来,ASML 的业绩泡沫一下就露了馅。

从封锁到突围,科技格局正在重塑ASML 的问题,可不止卖不动那么简单。它的核心技术依旧领先,EUV 设备至今没遇到对手,但最大的麻烦是对中国市场的过度依赖。
在美国主导的出口管制框架下,ASML 活成了夹在地缘政治与商业利益之间的中间商,两头为难。既不能完全拒绝美国的规则,怕被踢出供应链;又承受不起失去中国市场的后果,毕竟 36% 的营收可不是小数目。
2024 年的繁荣,其实更像饮鸩止渴。中国厂商集中下单时,ASML 营收看似漂亮,却没意识到这是最后的狂欢。它想靠其他市场补缺,可全球范围内,能匹敌中国体量的客户群压根不存在。
韩国市场 2024 年只贡献了 64.09 亿欧元,美国才 45.2 亿欧元,都没法跟中国比。更别说全球半导体市场还在调整期,其他国家的厂商也在压缩开支,哪有多余的钱大量采购光刻机。

更麻烦的是,这场困局不是 ASML 一家在扛,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都在经历一场效率与安全的重新平衡。
美国主导的脱钩政策,逼着全球企业重新评估供应链布局。过去大家讲究全球最优,哪里成本低、效率高就往哪去;现在更在意本地可控,生怕哪天被人断了供应。
这意味着设备商的全球市场被切成了碎片,原本的大盘棋,变成了各自为战的拼图游戏,ASML 的规模优势一下就没了。
ASML 的 EUV 设备依然是王者,但一个王者如果失去了最大买家,光靠技术也难挽颓势。它的卖不动不是产品不行,而是整个产业格局变了。

科技封锁从来都是双刃剑,伤了别人也会割到自己。
ASML 的失落,不是失败,而是一种深刻的提醒。封锁是种短期手段,或许能赢一时,却赢不了长久;自主才是长期路径,虽然走得慢,但每一步都很扎实。
盖茨说得没错,封锁不会杀死对手,只会逼出一个更强的追赶者。中国不是靠一两台光刻机实现突围,而是靠整个产业链的协同作战,从材料到设备,从设计到制造,每个环节都在发力,才织就了这张自主创新的网。
ASML 的问题,也不只是销售下滑那么简单,它折射出的是全球科技产业格局的重塑。当技术变成地缘政治的筹码,那些看似赢了的人,未必能笑到最后。

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光刻机卖不卖得动,而是全球科技产业,真的准备好接受一个多极化的未来了吗?
毕竟科技的本质是合作与共享,而非封锁与割裂,只有顺应这个趋势,才能在创新的浪潮里走得更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反转,比尔·盖茨不幸言中,荷兰ASML的光刻机真卖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