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Q生活网 - 专注网赚,赚钱,创业,项目,副业- 关注最新QQ活动动态,掌握QQ第一资讯

查看: 13|回复: 0

我曾砸了八万万才懂:银发经济的真相不是养老,是怕老

[复制链接]

4万

主题

0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9383
发表于 2025-9-29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是做养老产业起家的,更正确地说,我是做养老产业“亏”出经历的。前前后后,我在这个行业里扔进去快八万万。三万万搞聪明居野生老,亏了;不信邪,又三万万投了个高科技养老院,又亏了;最初想着老年用品总该是蓝海吧,近两万万研发生产,成果库存堆成了山。
身旁90%的朋友做这个行业,终局都跟我差不多——赔钱赚呼喊。昔时我多信阿谁风口啊,天天研讨政策,看生齿报告,感觉3亿老年人摆在眼前,这市场不就是一座金山吗?成果呢,我拿着“养老”的锄头去挖,挖得自己头破血流。
最嘲讽的是,直到明天,还有无数人一边喊着“银发经济风口来了”,一边义无返顾地跳进我昔时摔得鼻青脸肿的那些大坑里。我看着都疼爱。明天,我就想用我这八万万买来的经验,跟你唠点实在嗑,告诉你为什么这个行业大大都人赚不到钱,以及,实在的机遇到底藏在那里。
一、我犯的第一个错:把“养老院”当做了尽头站
我昔时投的阿谁高端聪明养老院,现在想起来都感觉是血汗之作。情况对标五星级酒店,每个房间都有告急呼唤系统,营养师配餐,24小时医护值守,还有健身房、字画室。我心想,这简直是老年人求之不得的晚年生活了吧?
成果现实狠狠给了我一巴掌。开业一年,入住率死活爬不上30%。我百思不得其解,亲身去造访那些潜伏客户,一群刚退休、身材硬朗的叔叔阿姨。我问他们:“我们这儿条件这么好,为什么不愿意来试试呢?”
一位阿姨的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小伙子,你这地方是好,但那是‘养老院’啊。我们才七十出头,感受自己还年轻着呢!在家里住惯了,邻人都是几十年的老熟人,下楼买菜、遛弯、跳广场舞,这才是生活。住进你那边,感受就像是被社会抛弃了,在等着那一天到来一样,心里憋得慌。”

我瞬间就大白了。我犯了一个根赋性的毛病:我是在用一整套“你老了,需要被照顾”的逻辑,去倾销给一群心里呐喊“我还没老,我还能嗨”的人。对于绝大大都健康、活跃的“新老年人”(特别是55-75岁这个群体)来说,“养老院”这三个字自己,就是一种心理上的排挤和否认。他们需要的不是一个精美的“等死”场所,而是能继续与社会毗连、证实本身代价的舞台。
攻略一:改变思维,从“养老”到“伴老”
· 别盯着“失能”市场: 把眼光从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身上,转移到数目更庞大、消耗才能更强的“活力老人”群体。
· 忘记“养老院”形式: 除非你做公建民营大概有特别资本,否则高端养老院的重资产形式对普通人来说是个巨坑。
· 关键词是“陪伴”与“赋能”: 想想你能为他们“继续年轻”供给什么支持,而不是为他们“安然老去”供给什么办事。
二、我犯的第二个错:科学“智能”,轻忽“本能”
在聪明居野生老项目上,我押宝在各类智能装备上。智能药盒、就寝监测仪、防颠仆手环……我感觉“技术+办事”绝对是王炸。成果呢,老人们最大的反应是:“太麻烦了!”“不会用!”“动不动就乱叫,心烦!”
他们不是顺从科技,而是顺从复杂、冰冷、不时辰刻提醒他们“你不可了”的科技。他们想要的不是被24小时监控的平安,而是简单、自在、有庄严的生活。一个操纵烦琐的智妙手机,远不如一个字体大、声声响的老年手机受接待;一个功用复杂的健康监测装备,能够还不如天天后代打来的一个问候电话让他们感应安心。

攻略二:产物设想,要“贴心”不要“智能”
· 极简原则: 一切面向老人的产物,操纵步调最好不跨越三步。越简单,越受接待。
· 感情链接: 产物功用上,要偏重于增强他们与家人、社会的联系,而不是孤登时夸大健康监控。
· 隐形的关切: 最好的技术是让他们感受不到技术的存在,却能享遭到技术带来的便当。比如社区里无障碍的坡道,比一个复杂的智能轮椅更重要。
三、我犯的第三个错:把“老年”二字写在了脑门上
我做老年用品时,给产物起的名字、做的包装、打的广告,都带着明显的“老年”标签。成果发现,这是最致命的。一位姐姐跟我说:“我最厌恶逛‘老年用品’店了,一进去就感觉自己也随着灰扑扑的。我买衣服是想要都雅、显年轻,不是要告诉他人我老了。”
这代“新老年人”,特别是城市里的女性,她们的经济更自力,审美在线,心态年轻。她们消耗不是为了“认老”,恰正是为了“抗老”。她们愿意为美丽、健康、欢畅、交际花钱,但极端反感被贴上“老年人”的标签。
攻略三:营销相同,要“减龄”不要“老年”
· 去标签化: 避免利用“老年”、“银发”等间接字眼,可以用“典范”、“舒适”、“品格生活”等辞汇替换。
· 场景化营销: 不要夸大“这是给老人用的”,而要展现“用了这个产物,你的观光/集会/带孙生活会更出色”。
· 审美年轻化: 产物设想、包装、宣传画面的审美要紧跟时代,不能显得老气横秋。
四、那八万万买来的真正机遇是什么?
起色来自一个无意插柳的尝试。那时我们为了给养老院引流,组建了一个叫“银发姐姐爱好社”的微信群,初衷就是教大师做做手工、唱唱歌。没想到,这个群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两年时候,成长出了近千个活跃社群。
在这里,我看到了史无前例的活力:姐姐们天天会商穿搭、分享旅游照片、组团报名摄影班、交换怎样用手机拍短视频、甚至一路约着去爬山、走秀。她们的粘性和活跃度,远超我任何一个投入巨资的项目。

我这才恍然大悟!银发经济的焦点密码,底子不是“养老”,而是“怕老”,是“再青春”!他们心里深处最激烈的需求,不是被当做弱者来伺候,而是:
1. 被需要: 感受自己还有用,还能缔造代价。
2. 有归属: 有一个能交换、能顽耍、能被了解的交际圈子。
3. 能介入: 可以融入社会,跟上时代,体验新颖风趣的生活方式。
所以,这个市场的未来,不是去卖养老院床位、监测装备、老年公用品,而是去卖:
· 卖交际: 构造爱好社群、旅游团、念书会、舞蹈班。
· 卖情感代价: 供给能让他们获得成就感、认同感、欢畅感的办事和产物(比如高质量的摄影办事、形象设想课程)。
· 卖介入感: 搭建平台让他们能展现自己、教授经历(比如老年常识分享、技术交换社群)。
总结一下我的血泪攻略:
1. 方针客户变一变: 紧盯55-65岁,有闲、有钱、有活力的“新老人”。
2. 焦点需求换一换: 从“照顾与安养”切换到“交际与代价实现”。
3. 产物办事绕一绕: 绕开“养老”、“老年”等敏感词,主打“生活方式”、“爱好培育”、“美丽健康”。
4. 贸易形式轻一轻: 从重资产的养老机构,转向轻运营的社群、活动、内容平台。
我们国家有3亿银发族,这简直是一座金山。但翻开这座山的钥匙,不是“养老”的锄头,而是“青春”的密码。谁能让这群“年轻人”忘记年龄,玩得高兴,找到归属,活得出色,谁才能真正成为这个万亿市场的赢家。
记着我的话:银发经济,归根结柢是一场关于“若何更好地在世”的经济。

——
重要声明:本文基于小我实在履历与行业观察总结,内容仅为分享与交换,不组成任何投资或创业倡议。市场有风险,决议需谨慎。文中概念为小我看法,不代表任何机构态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Q生活网 - 专注网赚,赚钱,创业,项目,副业- 关注最新QQ活动动态,掌握QQ第一资讯  

GMT+8, 2025-10-3 16:01 , Processed in 0.80261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