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Q生活网 - 专注网赚,赚钱,创业,项目,副业- 关注最新QQ活动动态,掌握QQ第一资讯

查看: 8|回复: 0

逃离印度!小米大量裁员背后:印度已成死局,555亿罚款只是起头

[复制链接]

4万

主题

0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9494
发表于 2025-9-30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多少时,小米在印度可是呼风唤雨的存在。持续多年拿下市场份额第一,几近成了印度陌头巷尾的“百姓手机”。

可谁能想到,短短几年,这位昔日的“老年老”从顶峰跌落谷底,不单被对手反超,还接连传出裁员、撤资的消息。更让人摸不着脑筋的是,小米明显曾深度配合印度的“外乡制造”号令,为啥现在被赶出门?
天价罚款小米在印度的黄金时代,差不多就是2016年到2021年那几年。那时它凭仗高性价比和当地化战略,几近在印度横着走。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现,小米在2020年一度拿下跨越30%的市场份额,甩开三星、vivo好几条街。

可从2022年起头,大势相持不下。一路头只是市场份额下滑,三星步步紧逼,到年末间接把小米挤下第一宝座。接下来,vivo也赶了上来,2023年第一季度,小米跌到了第三名。而面临这类下滑,小米没有挑选大打广告或猛砸渠道,反而在印度大幅裁员、收缩营业。
小米在印度最大的一次“滑铁卢”,不是市场份额被抢,而是间接被政府“按在地上磨擦”。2023年末,印度政府对小米开出一张555亿卢比巨额罚单,折合群众币大约48亿元。这不是恐吓你,这是实在扣押,账户被解冻,钱间接动不了。

这笔钱有多吓人?对照一下就晓得。2022年小米全球净利润也才85亿群众币,即是这一次罚款,就吃掉了小米一泰半的利润。而它在印度的累计利润,更是被这笔罚单“打骨折”。
更加难的是,这不是小米第一次中招。早在2021年,小米和OPPO就由于“税务题目”被罚过。一路头大师还以为是偶发事务,可到现在连环反击,已经很难说是偶合了。
这背后开释出的信号很清楚:印度政府对中资企业的态度,已经从“接待光临”酿成了“请自便”。出格是针对手机企业,监管越来越细、查账越来越多,哪怕你守规矩,也能够随时被“翻旧账”。

对于企业来说,这类不肯定性才是最可怕的。不怕你收税,就怕你“想收就收”,明天说你合规,明天就翻脸不认人。小米的收缩,看起来像是被动,实在也是一种“理性止损”。
借力打力假如说罚款只是成果,那背后的动因,得从“印度制造”说起。莫迪政府早在2014年就推出了“Make in India”计谋,预备把印度酿成下一个天下工场,复制中国制造的途径。
小米昔时也确切积极响应,不但在印度设立7家工场,还带动了上游供给链的结构。甚至在某些时辰,小米都被当做“印度制造”的代言人。雷军也曾遭到莫迪的访问,可见昔时关系有多“蜜”。

但题目是,当你真的帮印度把产业链建起来了,它下一步想的就不是“继续合作”,而是“怎样发出来”。2023年,印度政府出台新规,要求中国手机品牌必须将高管职位交由印度人担任。这不是倡议,而是“潜法则”,不配合便能够被卡。
说白了,当初接待你进来,是为了借你的技术和本钱搭建外乡产业系统;等系统差不多了,就起头想法子让你“交出控制权”。这类“李代桃僵”的战略,风险庞大。一旦企业信心崩了,不但是中企,其他外资也会起头犹豫。

有挑选的“打压”印度政府的做法,并非对一切外资企业等量齐观。比如三星和苹果,虽也在印度设厂,但几近没有听说被罚巨款或频仍查账。他们的运营相对平稳,不像小米、vivo动不动就上头条。
这说明印度政府心里稀有,晓得哪些企业“好拿捏”,哪些动不得。三星和苹果的焦点技术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就算你想外乡化,也很难完全复制。而中国手机企业,特别是在中低端市场,一向是“拼渠道、拼价格、拼效力”,相对来说更轻易被替换。

再加上地缘政治身分也不能轻忽。2025年,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技术政策照旧倔强,而印度与美国的关系日益密切。在这类大布景下,印度挑选对中资企业“脱手”,明显也是一种政治与经济好处的两重考量。
所以,小米不是“倒霉一个”,而是“精准冲击”的靶子。这不是贸易法则的题目,而是国家计谋的延长。你帮我建产业链可以,但你不能一向握着话语权。等你教会我做手机,接下来该我自己上场了。

从小米的角度来看,在印度的收缩几近是一步一步被逼出来的。既然内部情况已经变得不成猜测,继续死守只会消耗更多资本。相比之下,裁员、调剂、甚至退出,反而是一种明智的贸易挑选。
但对印度来说,这类“逼退外企”式的成长战略,短期看是快了,可持久看,能够会种下信赖危机的种子。要晓得,真正让国家制造业突起的,不但是政策,更是一个稳定、通明、可预期的贸易情况。一旦外资都起头质疑你的游戏法则,流入的资金和技术也会随之放缓。

小米这场“印度退场秀”,绝不是孤立事务。它是一次贸易现实与国家计谋正面碰撞的成果,也为其他在印度迟疑不前的企业,敲响了警钟。不是一切国家都能复制“中国制造”的成功途径,特别当你挑选用“赶客人”的方式进步时,能够走得快,却一定走得远。
未来的印度制造,究竟是繁花似锦,还是昙花一现?答案,也许就在小米的背影里。
参考信息:“踩坑”以后,小米印度大范围裁员?官方回应来了!2023-06-30 22:54·证券时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Q生活网 - 专注网赚,赚钱,创业,项目,副业- 关注最新QQ活动动态,掌握QQ第一资讯  

GMT+8, 2025-10-3 17:36 , Processed in 0.34855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