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30 22:11

中国互联网公司新的增长点:也许是出海赚美国人的钱?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本文作者——兰台|媒体人

过去十余年,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几乎都建立在广告之上。
从电商到视频平台,从社交媒体到搜索引擎,“流量变现”一直是最核心的商业逻辑。
依赖庞大用户规模和广告投放,国内互联网产业完成了高速扩张。
然而,当人口红利见顶,用户时长和广告转化率趋于饱和,广告收入的增长空间正在受到挤压。
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中国互联网巨头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个正在浮现的答案是“出海”。
而且不仅是前些年流行的东南亚、印度等新兴市场,而是直接瞄准全球互联网最成熟的北美市场,尤其是美国。

从“广告驱动”到“会员驱动”
与国内模式不同,美国市场的特点是用户付费意愿更强,订阅经济更发达。
根据公开数据,美国人均收入约为中国的六倍,消费者在内容和服务上更愿意为“免广告”和“会员体验”付费。
如果说中国互联网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广告驱动”,那么在美国则更接近“会员驱动”。
Netflix的2.7亿付费会员几乎贡献了全部营收,YouTube在广告之外也推出Premium,2024年已突破1亿用户,说明即便在“免费内容为主”的平台上,用户也愿意为去广告和增值功能买单。
相比之下,国内视频平台如爱奇艺、腾讯视频虽有亿级会员规模,但广告收入仍是财报的关键支柱。
这种差异不仅反映了两地用户支付能力和消费习惯的不同,也意味着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时,必须从“广告逻辑”切换到“会员逻辑”。

美图:全球化布局的收获
美图是一个典型案例。
近年来,美图公司不断丰富全球化产品矩阵,推出Meitu、BeautyCam、AirBrush等应用,覆盖影像与设计等多个细分赛道。
AI技术的加持使其产品在韩国、日本、泰国、越南、埃及、南非等地长期位居AppStore前列,形成了全球影响力。
在营收表现上,美图的“生产力场景”产品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2023年,美图设计室收入突破1亿元,同比增长229.8%;2024年上半年收入再度同比增长152%。
更重要的是,中国内地以外的用户仅占公司整体用户的三成,却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影像收入。
这一差异正是会员经济优势的体现。
在北美等高付费意愿市场,美图通过高ARPU值的订阅产品,成功抓住了用户愿意为创意工具和无广告体验买单的习惯,从而显著提升了盈利能力。
换句话说,美图不仅验证了“会员驱动”的模式可行性,还在北美率先尝到了出海的甜头。

Minimax:AI创业公司的北美突破
如果说美图代表的是大型公司长期布局的成果,那么AI创业公司Minimax的案例则说明,即便是新兴企业,也能借“出海”实现快速成长。
Minimax由商汤科技前副总裁闫俊杰创立,其开发的AI虚拟人物聊天软件Talkie,自2023年6月上线以来累计下载近1400万次,总营收近83万美元。
Data.ai数据显示,Talkie日活用户主要集中在美国(55.18%)、菲律宾(14.99%)和英国(10.49%)。
接近公司的人士透露,其投资回报率已转正。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Minimax在国内推出的“星野App”则难以复制同样的成功。
根据七麦数据,截至2024年5月,星野App日均下载量仅为1万余次,用户付费意愿远不及海外市场。
北美与中国在付费习惯上的差异,再次凸显了订阅经济的吸引力。

出海的战略意义
美图和Minimax的案例说明,中国互联网公司不必在国内流量红海中厮杀,而是完全可以通过“出海”探索新的利润空间。
北美市场的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为会员驱动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次市场转移,而是一场商业逻辑的转型。
从依赖广告流量,到依赖用户愿意为优质服务付费,盈利模式的升级意味着企业能够更稳定、更可持续地实现增长。
当然,进入北美市场并非没有挑战。从合规监管到文化差异,从本地化运营到品牌建设,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阻力。
但从长期来看,如果能够抓住订阅经济的机会,积累高价值用户群体,中国互联网公司将有可能在全球舞台上重新定义增长逻辑。
结语
过去,中国互联网的成功建立在庞大人口红利和广告驱动的商业逻辑之上;未来,更大的机会或许在于出海北美,拥抱会员经济。无论是美图凭借高ARPU产品实现的营收突破,还是Minimax依靠AI陪伴应用获得的快速回报,都已经证明:只要找到用户愿意付费的价值点,中国互联网公司完全有可能在美国市场赚到“美国人的钱”。
在广告模式趋于饱和的当下,这或许才是中国互联网公司新的“金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互联网公司新的增长点:也许是出海赚美国人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