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3 16:56

格力健康家:董姐的“新战场”

导语:格力“健康家”:不是概念,是突围

图片来源:小红书@常青
“空调不仅要制冷,还要会‘呼吸’!”最近逛格力线下店,销售指着墙上的“健康家”演示屏说:“这台空调能监测甲醛,那台冰箱能识别食材过期,连洗衣机都能根据衣物材质调水温。”
董明珠喊了三年的“健康家”战略,正从PPT走进现实。当传统家电卖不动了,格力要做的不是“卖空调”,而是“卖一套会照顾人的生活方式”——这不是概念炒作,是老牌家电巨头的生死突围。

一、家电卖不动了?格力踩中的“时代转折点”格力的焦虑,藏在财报里:2024年上半年,格力空调收入占比仍超65%,但增速仅3%;反观健康家电(空气净化器、母婴级洗衣机等)收入涨了28%。消费者变了——奥维云网数据显示,90后买家电,60%会先看“健康功能”,比如除菌率、除甲醛效率,而不是单纯比制冷速度。
格力缺的,是“重新定义产品”的能力。过去格力靠“掌握核心科技”打天下,一台空调能比同行多省电10%,但现在年轻人不在乎“省多少电”,而在乎“能不能让我少生病”。有用户吐槽:“我家空调吹得人嗓子干,格力的‘健康’功能在哪?”——传统家电的“性能优势”,在健康需求面前,突然不香了。

二、“健康家”不是堆功能,是造“场景”格力的解法,是把单品变成“家庭健康管家”:
第一,用“数据”说话,不是“口号”。格力在门店装了“模拟家庭环境舱”:打开空调,舱内PM2.5值从80降到10;启动冰箱,屏幕实时显示“草莓剩余保鲜期3天”;洗衣机洗完衣服,检测报告显示“大肠杆菌去除率99.9%”。有顾客说:“亲眼看到效果,比听销售吹管用多了。”
第二,把“健康”做成“全家桶”。单独卖一台健康空调,不如卖“客厅+卧室+厨房”的组合:客厅空调联动新风系统,卧室冰箱识别老人常吃的降压药,厨房洗衣机专洗婴儿服——用户买的不是“一台机器”,是“让全家人少生病的方案”。
数据印证:试点“健康家”门店的客单价,从过去的3000元涨到8000元,复购率提升40%——格力终于找到了“第二增长曲线”。

三、董明珠的野心:不止于家电,是“家庭健康入口”有人觉得格力在做“大杂烩”,但更深层的逻辑是:用健康功能黏住用户,再延伸到医疗、养老等场景。
参考美的“美居”APP,能连接空调、冰箱、扫地机器人,还能推荐附近体检机构;海尔“三翼鸟”做智慧厨房,连菜谱都能根据用户血糖数据调整。格力的“健康家”,本质也是“家庭健康入口”——未来你家空调发现甲醛超标,可能自动预约除醛服务;冰箱提醒牛奶快过期,直接跳转附近超市下单。
正如董明珠在内部会说的:“我们要从‘卖硬件’变成‘卖健康生活方式’——这才是家电企业的终极护城河。”

结束语:格力的“健康家”实验,给所有传统家电企业提了个醒:用户需要的不是“更厉害的空调”,是“更懂我的生活”。
当董姐把门店变成“健康实验室”,当空调开始“关心”你的呼吸,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产品的升级,更是一个老牌企业的“二次创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格力健康家:董姐的“新战场”